為何美國如此害怕失去對台北的影響力?

© AFP 2023 / Sam Yeh 台北
台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6.09.2022
關注
只有國家實現完全統一,台海才能真正迎來持久和平。中國外長王毅在聯大期間明確表示,任何阻擋兩岸統一的干涉行徑必將被歷史車輪所碾碎。
中國外長王毅在聯大會議期間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明確表達了北京的這一立場。中國外長重申,“台獨”越猖獗,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就越消減。美國總統拜登此前曾承諾,如果台灣遭到襲擊,美國將向台灣提供軍事支持。北京警告美方,掏空“一個中國”政策將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明確暗示解決台灣問題不排除武統可能。
中國多次強調,中美建交的基石是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簽署的三個聯合公報。根據這些公報,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華盛頓因此承諾不承認台灣的主權,也不與台灣政府建立任何官方或外交關係。美國對台灣提供所謂的“六項保證”,包括美國對台售武作出了規定。然而,美國從來沒有明確說出這些武器的供應時間和數量。此外,華盛頓從未承諾或保證對台島提供軍事支持。
這一政策被稱為“戰略模糊政策”。美國當局認為,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一方面可以輓回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也不會破壞與北京的關係。然而,最近美國立法者試圖讓與台灣的關係變得更加“清晰”。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最近通過的《2022 年台灣政策法案》規定向台灣提供武器、在國際組織中支持台灣以及美國政界人士與台灣政府代表之間進行正式接觸的義務。
在北京看來,所有這一切都是華盛頓對其義務的公然違背。如果說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挑釁性訪台還只有象徵意義的話,那麼可能通過《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就是美國在立法層面的政策變化。
王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5.09.2022
中國外交部:中國將打擊分裂主義尋求台灣的和平統一
“一個中國”政策的模糊化是北京將被迫做出強硬回應的紅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沈世順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將堅決捍衛其主權和領土完整。
沈世順專家說: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與各國建交的基本原則。我國一再強調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這是中國的底線,任何人都不應低估中國人民維護主權和領土的堅強意志和決心。當然,中方主張兩岸和平統一,哪怕有一絲和平的希望,也盡量不使用武力解決。但是如果底線一再被挑戰,必須時中方會選擇武統,堅定維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外國勢力企圖利用台灣問題來遏制中國,阻礙中國的發展,勢必是徒勞的。”
此前拜登對記者直接提問美國士兵是否會捲入可能涉及台灣的衝突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當然,正如烏克蘭局勢所表明的那樣,美國會試圖插手任何以某種方式對美國地緣政治對手能產生負面影響的問題。然而,就烏克蘭而言,美國僅限於武器和財政資源的分配,而沒有開始動用自己的武裝力量。問題來了:為甚麼台灣會成為美中利益如此重要的交叉點?
美國務卿布林肯在評論他與王毅會談的結果時給出了答案。布林肯解釋說,儘管美國政府制定了數十億美元的計劃轉移整個半導體製造鏈,但美國仍然嚴重依賴台灣半導體。因此,如果中國大陸控制了台灣,那麼美國實際上將與現代關鍵電子元件斷絕聯繫。況且,台灣製造的芯片不僅為iPhone等消費電子產品所用,也是軍用設備的重要元件。
這裡的悖論表現在,處於地緣政治和技術對抗最激烈狀態的美國和中國在關鍵生產過程中越來越相互依賴。例如,沒有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EDA Tools),就不可能設計出現代芯片。然而芯片的量產主要在台灣和中國大陸。此外,芯片的封裝和測試——一些最重要的技術流程是在大陸企業中完成的,甚至還由外國承包商進行。這些產業從中國轉移到第三國需要大量的資金成本。毋庸置疑,對於美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價值。沈世順專家指出,商業利益並不總是與政治現實相吻合。
沈世順說:
我相信實際上美國的企業家們願意和中國進行經貿往來,無論是銀行還是其他公司,因為在和中國的交往中他們確實能夠得到切實的利益,是受益方。應該說美國企業界有著和中國進行合作的強烈願望,只是由於政客們的鬧劇,即通過冷戰思維處理問題,讓政治干擾到了經貿關係,導致企業家們不得不重新評估在華開展業務的風險。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風險來自美國的一些政客們,不取決於中國。”
美中審計協議或將促使長期和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0.09.2022
美中審計協議或將促使長期和解
為了鼓勵企業將生產轉移到美國,華盛頓已承諾拿出 520 億美元的補貼。然而,獲得資金支持的條件是10年內不能在中國投資擴大生產。這種手段雖然有違市場規則,但還是有其效果。通過數十億美元的補貼,美國當局可以補償企業可能產生的成本。
但問題是,半導體的生產是一個高科技過程,並非總能在短時間內從零開始。例如,即便是實力雄厚的台積電,儘管投入了上百億美元,也未能如期在亞利桑那州建廠。可見,台灣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讓美國保持技術領先地位的基地。台灣如果落入北京嚴密控制的軌道,對華盛頓來說無疑將是一場噩夢。
企業界將這一情形看作為加劇台海緊張局勢升級風險的另一個因素。法國興業銀行、摩根大通等全球金融公司、瑞銀集團和瑞銀集團正在對自己在華業務進行風險評估。與此同時,全球保險公司不再為在中國大陸和台灣投資的公司發佈新保單,而為抵消政治風險的支出增加了 60% 以上。
美國總統拜登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9.09.2022
美國將放棄對台戰略模糊政策?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