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世界與自己:中國人和俄羅斯人有哪些共性?

© Sputnik / Vitaly Ankov深入俄羅斯文化:中國大學生套娃繪畫大師班
深入俄羅斯文化:中國大學生套娃繪畫大師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7.2022
關注
評論
對大多數外國人來說,中國似乎是一個神秘的國度,不同於世界任何其他國家。對俄羅斯人來說,“天朝”很大程度上也充滿了異國情調。但如果深入接觸會發現,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對世界和對自己的看法有很多相同之處。那麼,究竟有哪些相同點呢?衛星通訊社向專家們求證。
愛好和平與追求社會公正
尤里·波利亞科夫是現代俄羅斯流行作家之一,集散文學家、詩人、劇作家和時評家於一身。他寫作的內容涉及俄羅斯的生活面面以及各種問題,不僅讓同胞們感懷。他的很多書籍被譯成外文、其中包括中文並被出版。據衛星通訊社瞭解,作家本人多次去過中國,可以說是熟知中國。波利亞科夫認為,儘管中俄存在很多文化上的不同,但一些關鍵點還是在將兩國人民不斷拉近
© 照片 : 照片來自中個人檔案尤里·波利亞科夫
尤里·波利亞科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7.2022
尤里·波利亞科夫
他說:

“俄羅斯人和中國人骨子裡都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們一直在與入侵者抗爭,也就是說,我們從未率先發動攻擊,而是在反擊。歷史上此類例子非常多,比如13世紀蒙古帝國入侵羅斯,以及盎格魯散克遜人不斷企圖將俄羅斯變成自己的殖民地;日本在上世紀初入侵中國。我覺得,我們有自給自足的能力,領土和自然資源豐富,我們不覬覦他國領土,這點有助於中俄走的更近。

另一個要點在於:兩國都經歷過社會主義時期。爺爺和奶奶都曾是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唱過同樣的歌曲,都被同樣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所感動。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從吸食母乳時就在追求社會公正,為了集體利益願意犧牲個人利益。儘管俄羅斯已經放棄共產主義思想,但其實質並未拋棄。我認為,在很多方面,正是中國人對俄羅斯歷史上蘇聯時期的興趣,決定了我的小說《無望的逃離》被公認為2004年最佳外國小說。

第三個要點是,俄羅斯和中國都是多民族國家,都有一個最大的民族:在俄羅斯是俄羅斯族,在中國是漢族。這點對國內政策和行政區劃上留下了印記,也引發諸多國家所固有的問題。”

尤里·波利亞科夫堅信,儘管存在各種差異,但都能將兩國連在一起的內動力總比要分開的多。
他說:
“我的結論是,能夠將我們連在一起的東西,遠多於將我們分開的。俄羅斯人和中國人,世界觀和民族性格方面的共性要比差異多。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民族,每個民族都與眾不同,都獨一無二。中國人和俄羅斯人交流的意義重大,不僅是為了發展兩國的友好關係,也是為了豐富彼此的文化。”
中國人與俄羅斯的共性:善良與同理心
北京舞蹈學院著名舞蹈家和芭蕾舞理論家肖蘇華也認為,共同的社會主義過去和蘇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第一個十年的兄弟般的援助,依然使兩個民族感覺親近。但肖老師同時也指出,這段時期,並非僅是中俄關係史上的唯一最佳期。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肖蘇華教授
肖蘇華教授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7.2022
肖蘇華教授
他說: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中俄關係已經超過了五十年代的、那時候叫兄弟關係。我們現在在世界上所有重要的國際問題上和我們國內的問題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另外,我們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他們之間有非常親密的友誼,那麼中國的無論是藝術還是經濟,還是文化上還是在各個領域里我們都保持非常緊密的關係,這個我認為可能是現在的中俄關係達到了一個新的、很高的水平。”
肖教授指出,中國人和俄羅斯人的善良和同理心,是人類所固有的最好的品質。
他說
我們之間的關係可能共同的東西比我們不同的東西更多一些。因為俄羅斯人是非常的開放,非常的坦率,中國人是比較內涵、內秀一點,但是人最主要是要善良,而我認為無論是俄羅斯人還是中國人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是最主要的,我們可以走的更近。”
敬老與家庭價值觀
莫斯科第109中學校長、俄羅斯教育科學院院士葉甫蓋尼·亞姆布爾格認為,在俄羅斯和中國文化中,親情和傳統家庭價值觀居重要位置,而西方國家時興的同性關係和深挖性別認同不被我們社會所接受。他指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一樣,親人的福祉是最為重要的。家庭成員中的長者,傳統上威望更高。因此,西方國家被認為是普遍現象的養老院,我們社會是難以接受的。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和中國,並不是唯一關愛長者、不認同將養老責任交給他人的國家。由此,俄羅斯功勳教育家葉甫蓋尼·亞姆布爾格想起幾年前到中國出差時的一幕。
© Sputnik / Vladimir Trefilov教育家葉甫蓋尼·亞姆布爾格
教育家葉甫蓋尼·亞姆布爾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7.2022
教育家葉甫蓋尼·亞姆布爾格
他說:
“一次我到南京,和同行們有過很多交流,空閒時去參觀博物館。期間看到一副版畫:炕上躺著一位穿著衣服的長者,而旁邊是幾乎裸體的小男孩。這是甚麼意思?原來是為瞭解決蚊子的問題。男孩子半裸是為了將蚊蟲吸引過來,以保護父親不被叮咬。這種對老人的無限尊敬,在中國是代代相傳。很遺憾,一部分俄羅斯年輕人不那麼秉承傳統的家庭價值觀了。”
對人權問題的共同理解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注意到西方國家不斷提及的中俄人權問題。對此,中國與俄羅斯有自己的理解。
© 照片 : 照片來自私人檔案高級研究員劉志勤
高級研究員劉志勤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7.2022
高級研究員劉志勤
他說:

“中俄的價值體系和美國西方的價值體系有著本質的不同,無論是各自宗旨,還是社會用途都完全不一樣。中俄的價值體系特點是‘實’,美西方的價值體系是‘虛’。中俄的價值體系核心是‘人’,美西方的價值體系核心是‘權’。中俄推崇的‘人權’價值觀,主要是關於‘人’的生命權,生存權和發展權。而美西方的人權價值觀,則忽視了‘人’,空談‘權’,如所謂‘民主’,‘自由’等,就成為‘空洞’的口號與宣傳。他們恰恰忽視作為‘權’的載體‘人’的生命,生存和發展權利才是一切‘權’的核心,沒有這些,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和‘自由’。美國西方發生的槍支暴力和司法暴力,就是只強調所謂‘權’,而忽視‘人’的實例。

‘人’與‘權’,有如皮與毛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都沒有了,‘權’還有甚麼用呢?‘人’不受尊重,‘權’也就成為‘虛偽’的遮羞布了。這是美西方的人權實質所在。

中俄的人權價值觀實質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資本和權貴服務’。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用途。而美西方則把‘人權價值’為它們極少數利益集團服務,成為它們干涉、掠奪其它國家的資源和生存權的工具。它們對伊拉克、敘利亞、伊朗、利比亞等所作所為都是拿“人權價值觀”做為理由和藉口,為其推行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侵略行徑做掩護。

中俄致力於提高‘人民的福祉’,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願望做為執政的目的與動力。中國的扶貧脫貧任務,提出的‘共同富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都是代表人類最先進、最科學、最重要的‘人類價值觀’,它代表了未來,代表了光明,代表了人類價值觀的真正核心,所以具有最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營商文化特性
中俄經貿關係邁向新的台階。2021年,雙邊貿易創下歷史性紀錄,超過1400億美元。今年的狀態更佳:頭半年的雙邊貿易是兩位數增長。每份合同都涉及商品鑒定、往來通信和各種談判。與中國夥伴談判容易達成協議嗎?莫斯科“亞太地區研究中心”負責人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與衛星通訊社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 照片 : 照片來自私人檔案謝爾蓋·薩納科耶夫
謝爾蓋·薩納科耶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7.2022
謝爾蓋·薩納科耶夫
他說:
“我和中國30年工作中,沒發現中俄企業家思想中有甚麼差別。與西方商人合作相比,我們和中國人的共同之處更多些。西方商人專注於利潤,他們唯一的動力是用金錢賺取更多的金錢。獲利是他們合作的主要目標。但對中國人來說,個人關係也非常的重要,買賣不成仁義在,這點我個人更感親近,而不是‘一切都為了錢,再無其它’。”
謝爾蓋·薩納科耶夫同時也指出,中國商人是艱難的談判對手。
他說:
“他們堅守自己的立場和利益,談判到最後。俄羅斯人不要在乎這點,需要更為堅決地捍衛自己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尊重這樣的夥伴,他們認為,經過長時間複雜談判所取得的結果,才是公證的價格,我們應認同這一點。”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