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629/1042211558.html
為甚麼人工智能可靠性是 2022 年中國主要科學挑戰之一?
為甚麼人工智能可靠性是 2022 年中國主要科學挑戰之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 介紹了 2022 年的關鍵科技挑戰。共有30個:從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到黑洞的形成。也沒有繞過正在大力發展的人工智能領域。 涉及AI系統可靠性問題的"如何實現可信可靠可解釋人工智能技術路線和方案"排在重大科學任務名單中第二位。 2022年6月29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06-29T21:20+0800
2022-06-29T21:20+0800
2022-06-29T21:21+0800
評論
人工智能
中國
科技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4/0b/18/1032587400_0:0:1200:676_1920x0_80_0_0_c6daac402c5bbccd65290b1774b482bd.jpg
實際上,中國已經通過了到 2030 年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國家戰略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政府有信心在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然而科學界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正如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許粲昊教授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解釋說,人工智能系統的可靠性是這個年輕領域的主要挑戰之一,因此中國科協將其列為2022年重點科技任務之一。許粲昊教授說:“目前人工智能包括機器的深度學習,無論是在訓練還是推理方面,數據量都是巨大。並且之前的不少模型也沒有很好的數學基礎,很多機理也難以用傳統的數學理論或算法進行解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讓人工智能對人類的決策產生一些影響,但是又很難預測其結果的話,我們就會認為算法是不可信的。”在人工智能系統運行的現實世界中,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和不可預測性。人工智能系統必須能夠抵御可能損壞或操縱這些系統的不可預見事件和敵對攻擊。在許粲昊專家看來,今天的人工智能領域還沒有準備好完全滿足可靠性的所有要求,現階段還是個“實驗性的學科”,而建立理論基礎很重要。許粲昊教授接著說:“我認為目前缺乏理論基礎。近年來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但總體上仍然是一門偏實驗性的學科。比如可能自然語言處理或者機器視覺的效果很好,然而理論上卻缺乏對實驗效果的支持,我們僅是從實驗層面能夠觀察到現象結果。換句話說,實踐走在了理論前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認為,人工智能系統應該為整個人類利益而工作(而不是損害他人的個人或團體)。在人工智能的工作中不應允許歧視、侵犯個人數據保護、競爭、消費者權利,人工智能算法的工作應該是透明和可解釋的,包括對於普通用戶,一個人也應該能夠選擇自己是否與人工智能互動。今年的徵集發佈活動於1月底正式啓動,徵集階段共收到107家全國學會和學會聯合體、8家領軍企業和企業科協推薦的649個自今年1月底正式啓動徵集發佈活動以來,中國科協共收到10個領域的科技問題提案649件。它們分別是:數理化基礎科學、地球科學、生態環境、製造科技、信息科技、先進材料、資源能源、農業科技、生命健康和空天科技。共有3萬余名一線科技工作者和戰略科學家參與了推薦和研判。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621/1042049526.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012/1034630693.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4/0b/18/1032587400_75:0:1142:800_1920x0_80_0_0_7b59862eb63e10ad7a809e4cddba403e.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評論, 人工智能, 中國, 科技
為甚麼人工智能可靠性是 2022 年中國主要科學挑戰之一?
2022年6月29日, 21:20 (更新: 2022年6月29日, 21:21)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 介紹了 2022 年的關鍵科技挑戰。共有30個:從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到黑洞的形成。也沒有繞過正在大力發展的人工智能領域。 涉及AI系統可靠性問題的"如何實現可信可靠可解釋人工智能技術路線和方案"排在重大科學任務名單中第二位。
實際上,中國已經通過了到 2030 年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國家戰略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政府有信心在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然而科學界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正如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許粲昊教授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解釋說,人工智能系統的可靠性是這個年輕領域的主要挑戰之一,因此中國科協將其列為2022年重點科技任務之一。許粲昊教授說:“目前人工智能包括機器的深度學習,無論是在訓練還是推理方面,數據量都是巨大。並且之前的不少模型也沒有很好的數學基礎,很多機理也難以用傳統的數學理論或算法進行解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讓人工智能對人類的決策產生一些影響,但是又很難預測其結果的話,我們就會認為算法是不可信的。”
在人工智能系統運行的現實世界中,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和不可預測性。人工智能系統必須能夠抵御可能損壞或操縱這些系統的不可預見事件和敵對攻擊。在許粲昊專家看來,今天的人工智能領域還沒有準備好完全滿足可靠性的
所有要求,現階段還是個“實驗性的學科”,而建立理論基礎很重要。許粲昊教授接著說:“
我認為目前缺乏理論基礎。近年來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但總體上仍然是一門偏實驗性的學科。比如可能自然語言處理或者機器視覺的效果很好,然而理論上卻缺乏對實驗效果的支持,我們僅是從實驗層面能夠觀察到現象結果。換句話說,實踐走在了理論前面。”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認為,人工智能系統應該為整個人類利益而工作(而不是損害他人的個人或團體)。在人工智能的工作中不應允許歧視、侵犯個人數據保護、競爭、消費者權利,人工智能算法的工作應該是透明和可解釋的,包括對於普通用戶,一個人也應該能夠選擇自己是否與人工智能互動。
今年的徵集發佈活動於1月底正式啓動,徵集階段共收到107家全國學會和學會聯合體、8家領軍企業和企業科協推薦的649個
自今年1月底正式啓動徵集發佈活動以來,中國科協共收到10個領域的科技問題提案649件。它們分別是:數理化基礎科學、地球科學、生態環境、製造科技、信息科技、先進材料、資源能源、農業科技、生命健康和空天科技。
共有
3萬余名一線科技工作者和戰略科學家參與了推薦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