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市場:中國微電子廠家能否替代西方公司?

© Sputnik / Alexsey Kudenko俄羅斯電子行業是西方制裁的第一個靶標
俄羅斯電子行業是西方制裁的第一個靶標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5.04.2022
關注
評論
電子領域是西方對俄羅斯經濟戰中的主要靶標之一,他們試圖使俄羅斯失去獲得關鍵技術和進口本國不能生產產品的可能性。中國願意在此方面為俄羅斯提供援助,拒絕參加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但是,中國有能力在技術上替代西方嗎?更為主要的是,俄羅斯因何未實現微電子生產本土化,最大程度地減少外部風險?
2月25日,即烏克蘭“特別行動”第二天,美國宣佈對俄羅斯禁供半導體、計算機、軟件和通訊設備等等。此後,西方在高科技領域的制裁不斷加碼。專家們認為,制裁在很大程度上觸及到汽車製造、鐵路、城市交通和物業領域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對俄羅斯廠家來說,世界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TSМC)加入制裁所造成的打擊相當重。台灣的TSМC與俄羅斯“厄爾布魯士”和“貝加爾”簽約,生產他們研發的處理器。這兩家單位是俄羅斯微電子領域的“旗艦”,他們研發的處理器根據任務不同有版本,用於俄羅斯數以千計的計算機和服務器。
© Sputnik / Evgeniy Biyatov / 跳轉媒體庫俄羅斯研發的“厄爾布魯士-8C”型微處理器
俄羅斯研發的“厄爾布魯士-8C”型微處理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5.04.2022
俄羅斯研發的“厄爾布魯士-8C”型微處理器
當然,俄羅斯有自己的電子元件生產和出口廠家,其中最大的是位於莫斯科郊外綠城的Mikron芯片廠。該公司生產700多個品種的產品,其中包括數據載體保護的集成電路。Mikron芯片公司的產品出口到韓國和日本,而最大的買家是中國與台灣。其中,中國國內僅生產12%的微電路,其它的因優化性價比而在國外採購。俄羅斯從國外大約購買5%的微電子組件,但這些組件均為本國很難生產的高科技品類。
任何國家都不掌握微電子全鏈條設備
莫斯科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無線通訊中心副主任亞歷山大·西沃洛波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對現代微電子領域來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全鏈條生產,包括美國。美國人產出數量龐大的半導體設備,但不生產光刻機。光刻機公司有荷蘭的ASML和日本的Nikon與 Canon。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亞歷山大•西沃洛波夫
亞歷山大•西沃洛波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5.04.2022
亞歷山大•西沃洛波夫
他說:“問題在於,微電路生產中要使用50多種極其複雜的設備。同時,參與其中的配件和耗材公司、承包商來自世界各地,有數千家之多。比如,現代半導體器材生產必備的極紫外光刻設備,需投資2億美元,參與的公司有5000多家。也就是說,微電子領域的全球‘勞動分工’極為複雜且造價高昂。該領域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約1000億美元。建立和更新生產能力,也差不多需要同樣的費用。因此,即使像美國那樣的富有國家,也未制定目標,全面替代國外生產。”
中國的優先任務是國內市場
因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美國、台灣、歐洲和日本微電子公司離開了俄羅斯市場。俄羅斯電子研發公司協會執行會長 伊萬·波克洛夫斯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認為,這非常的不利,但並非災難。要知道,大多數西方生產的組件中國都可替代。問題在於,中國公司是否願意進入俄羅斯空下來的市場。
© 照片來自私人檔案伊萬·波克洛夫斯基
伊萬·波克洛夫斯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5.04.2022
伊萬·波克洛夫斯基
他說:“目前,中國電子產品廠家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們首先要做的是滿足內需,這是優先。原因在於,中國和俄羅斯一樣,都在努力減少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擴大本國電子組件的生產。根據《中國製造2025》,中國商品中的本土配件佔比應超過70%。因此,中國半導體廠家在完成本國訂單。可以想象:俄羅斯客戶,在拿到中國樣品後,以中國微處理器為基礎啓動生產。進入系列生產後,局勢突然發生變化,比如中國公司的產能不足。也就是說,與中國廠家建立合作,需要明白的是他們的產能也並非是無限的。”
美國制裁無法忽視
西沃洛波夫指出,利益訴求不同也會引出問題。對中國來說,賣大規模生產的製成品要更為划算,而不是在俄境內調試產品生產設備。有的時候,中國公司產品的技術文件不清楚,說明書常常不那麼精確,有時還錯誤不斷。這些都不利於及時排除困難。比如,有的中國小型公司,並不認為技術文件譯成外文、哪怕是英文的重要性。但一些大公司有時也有問題。
他說:“中國公司在設計、高科技材料供應和IT圖書館准入方面依然依賴於美國。因此,中國很多大公司拒絕與俄羅斯客戶合作,擔心遭到美國的二次制裁。比如上海的中芯國際(SMIC)。科技巨頭華為公司曾蒙受美國的制裁,SMIC目前也在被制裁之列。因此,中芯國際不會與俄羅斯客戶直接合作。但與此同時,和這家公司的談判還在進行,具體能否合作還是未知數。”
俄羅斯微電子行業的近期任務
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專家亞歷山大·西沃洛波夫認為,俄羅斯短期內面臨兩個主要任務:其一,就對俄供應各種產品與亞洲達成共識;其二,維持和鞏固俄羅斯微電子材料生產者的地位。儘管有制裁,還是需要確定俄羅斯在世界和地區協作中的位置。同時,考慮到世界上電子行業人才不足,有必要最大程度地為年輕才俊留在國內創建優惠條件。
俄羅斯電子研發公司協會負責人伊萬·波克洛夫斯基就俄羅斯電子企業在制裁條件下如何運行提出了具體建議。

他說:“近期的出路在於,重新構建供應渠道,將因制裁被封閉的授權渠道換成獨立渠道。這不是灰色進口,而是正常的合法供應,不受電子組件廠家的控制。世界範圍內的電子配件倉儲量很大,都可訂購。但對俄羅斯企業來說重要的是,在半年或1年內保持穩定性。烏克蘭衝突烈度減緩後,我們將與老夥伴重新恢復關係,與新夥伴建立合作,首先是與中國的半導體工廠。重要的是,不要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比如此前所有訂單都給了台積電。應該有預感,把風險分散到不同的工廠。這樣的話,可輕鬆解決俄羅斯公司被制裁後遇到的問題。”

在現代世界里,協作已成規範,對所有國家都是這樣。將俄羅斯從全球商品和技術交換中排擠出去,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操時,對把單邊制裁當成政治施壓手段的國家來說,意味著經濟上的直接損失。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