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15/1039250974.html
中國央行為經濟增長推出新的刺激措施
中國央行為經濟增長推出新的刺激措施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股市因央行支持經濟的新舉措的消息而上漲。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中期貸款向國家金融體系注入3000億元人民幣。早些時候中國國務院呼籲銀行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但警告不要積累隱藏的表外債務。據中國統計,城市銀行繼續增加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 2022年2月15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02-15T23:57+0800
2022-02-15T23:57+0800
2022-03-17T20:44+0800
中國
經濟
貨幣政策
評論
中國人民銀行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355/89/1013558941_0:162:3003:1851_1920x0_80_0_0_3a4141f025e9e91609e80ab24732ffec.jpg.webp
週二早盤滬深300指數上漲0.9%,上證綜指上漲0.4%。在中國央行提供額外流動性的消息傳出後,投資者情緒高漲。週五早些時候中國監管機構表示將繼續將流動性水平保持在充足水平,並加大對關鍵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會忽視經濟的弱點。然而,中國央行有所保留,認為不值得期待貨幣刺激的“流動”,就像 2008 年危機期間的情況那樣。中國人民銀行仍將堅持適度的貨幣政策。在 新冠疫情期間,這一政策使中國債券市場處於比許多發達國家經濟更好的位置,後者採取了量化寬松和超低利率來刺激增長。這些措施旨在降低資金成本,從而促進企業融資、刺激商業活動和經濟增長。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利率明顯較高,這意味著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也較高。雖然投資中國債券的風險水平與投資美國國債的風險相當,但投資中國的吸引力之大不言而喻。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國家推行的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再加上對企業和民眾的大規模金融援助計劃,自然開始刺激的不僅是經濟增長,還有通脹。例如,美國在維持美聯儲利率在0.0-0.25%水平的同時,還批准撥款4.5萬億美元用於各種金融支持措施。結果,僅在 2020 年就印刷了當時流通的所有美元的四分之一。 2021 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加速至 7%,打破了過去 30 年的所有記錄。對此,美聯儲以及其他採取貨幣刺激措施的國家都考慮收緊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再次向西方市場伸出援手,對中國證券的需求開始下降,因為中美證券收益率的買賣價差有望收窄。一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市場買入中國證券663億元,較上月減少30億元。在這方面中國將不得不解決一項艱巨的任務:保持必要的增長率,包括面對吸引的融資下降。同時為了防止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控制金融風險,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卞永祖表示。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評論道:顯然中國監管機構正試圖制定一種有針對性的方法:刺激房地產市場等有問題的行業,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以支持經濟增長。例如,1月份中資銀行向房地產公司發放貸款6000億元,幾乎是去年第四季度月平均水平的兩倍。中國國務院上周還呼籲,要求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強和擴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保持GDP增長的必要步伐。唯一的條件是基礎設施計劃的融資必須透明,而不是以犧牲表外貸款和其他替代計劃為代價。卞永祖專家就此解釋道,主要風險不在於貨幣政策本身的弱化和放貸的擴張,而在於“灰色計劃”導致槓桿率上升,因此最重要的是打擊非法金融交易。卞永祖專家接著說: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對中國GDP構成壓力的三個主要因素——需求緊縮、供給衝擊和預期減弱。中國正在對 新冠病毒採取零容忍戰略。奧克密戎病毒在中國部分地區的傳播正迫使地方政府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疫情的反復以及採取的相應隔離措施限制了商業活動,影響了人們的情緒和消費需求。受疫情影響,中小企業是重災區,而它佔城市所有就業崗位的80%,佔GDP增長總量的60%。因此未來的激勵措施很可能將專門針對支持中小企業和商業活動。這很可能與當前通過中期貸款向銀行系統注入額外流動性有關。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期待其他間接刺激方法,例如新的銀行存款準備金削減。一方面應為擴大放貸釋放流動性,另一方面應防止貨幣供應過度膨脹,防止信貸和金融業務撤入影子銀行。到目前為止中國監管機構採取的措施看起來是有效的。 1月份銀行新增貸款量是2021年12月的三倍。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14/1038951747.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12/1038922459.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211/1038901316.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57/04/1029570473_0:0:640:640_100x100_80_0_0_7be8370555418d5c8e023dbcf0639b76.jpg.webp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57/04/1029570473_0:0:640:640_100x100_80_0_0_7be8370555418d5c8e023dbcf0639b76.jpg.webp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355/89/1013558941_160:0:2843:2012_1920x0_80_0_0_e217afcc10868c4d7297538e15e23d37.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57/04/1029570473_0:0:640:640_100x100_80_0_0_7be8370555418d5c8e023dbcf0639b76.jpg.webp
中國, 經濟, 貨幣政策, 評論,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央行為經濟增長推出新的刺激措施
2022年2月15日, 23:57 (更新: 2022年3月17日, 20:44) 評論
中國股市因央行支持經濟的新舉措的消息而上漲。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中期貸款向國家金融體系注入3000億元人民幣。早些時候中國國務院呼籲銀行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但警告不要積累隱藏的表外債務。據中國統計,城市銀行繼續增加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
週二早盤滬深300指數上漲0.9%,上證綜指上漲0.4%。在中國央行提供額外流動性的消息傳出後,投資者情緒高漲。週五早些時候中國監管機構表示將繼續將流動性水平保持在充足水平,並加大對關鍵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會忽視經濟的弱點。然而,
中國央行有所保留,認為不值得期待貨幣刺激的“流動”,就像 2008 年危機期間的情況那樣。中國人民銀行仍將堅持適度的貨幣政策。
在 新冠疫情期間,這一政策使中國債券市場處於比許多發達國家經濟更好的位置,後者採取了量化寬松和超低利率來刺激增長。這些措施旨在降低資金成本,從而促進企業融資、刺激商業活動和經濟增長。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利率明顯較高,這意味著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也較高。雖然投資中國債券的風險水平與投資美國國債的風險相當,但投資中國的吸引力之大不言而喻。
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國家推行的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再加上對企業和民眾的大規模金融援助計劃,自然開始刺激的不僅是經濟增長,還有通脹。例如,
美國在維持美聯儲利率在0.0-0.25%水平的同時,還批准撥款4.5萬億美元用於各種金融支持措施。結果,僅在 2020 年就印刷了當時流通的所有美元的四分之一。 2021 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加速至 7%,打破了過去 30 年的所有記錄。
對此,美聯儲以及其他採取貨幣刺激措施的國家都考慮收緊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再次向西方市場伸出援手,對中國證券的需求開始下降,因為中美證券收益率的買賣價差有望收窄。
一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市場買入中國證券663億元,較上月減少30億元。在這方面中國將不得不解決一項艱巨的任務:保持必要的增長率,包括面對吸引的融資下降。同時為了防止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控制金融風險,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卞永祖表示。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評論道:
“2021年我國的貨幣政策相對收緊,尤其是對房地產行業。而目前又還面臨著其它一些問題,比如美歐發達國家可能會收緊貨幣政策,這無疑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方面需要穩定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需要應對國際影響。因此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底貨幣政策放鬆了一些。不過雖然貨幣政策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比較明顯,但是貨幣寬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經濟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而且實際上當前我們對房地產的資金仍然是保持著較大壓力,特別是在炒房方面並沒有完全放鬆。”
顯然中國監管機構正試圖制定一種有針對性的方法:刺激房地產市場等有問題的行業,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以支持經濟增長。例如,1月份中資銀行向房地產公司發放貸款6000億元,幾乎是去年第四季度月平均水平的兩倍。中國國務院上周還呼籲,要求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強和擴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保持GDP增長的必要步伐。唯一的條件是基礎設施計劃的融資必須透明,而不是以犧牲表外貸款和其他替代計劃為代價。
卞永祖專家就此解釋道,主要風險不在於貨幣政策本身的弱化和放貸的擴張,而在於“灰色計劃”導致槓桿率上升,因此最重要的是打擊非法金融交易。卞永祖專家接著說:
“根據央行宏觀數據,近兩年我國的宏觀槓桿率是在下降,這就意味著金融體系中的風險正在逐步釋放。而真正造成金融風險擴大的主要原因在於違規違法的金融活動。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國家也在加大力度打擊此類活動,包括整頓銀行等金融機構。目前為了促進經濟健康增長,適度擴大貨幣政策,在把控好力度的前提下金融體系的風險是會縮小的。當然,我們也確實需要注意,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應進入一些高風險領域。”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對中國GDP構成壓力的三個主要因素——需求緊縮、供給衝擊和預期減弱。中國正在對 新冠病毒採取零容忍戰略。奧克密戎病毒在中國部分地區的傳播正迫使地方政府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疫情的反復以及採取的相應隔離措施限制了商業活動,影響了人們的情緒和消費需求。受疫情影響,中小企業是重災區,而它佔城市所有就業崗位的80%,佔
GDP增長總量的60%。
因此未來的激勵措施很可能將專門針對支持中小企業和商業活動。這很可能與當前通過中期貸款向銀行系統注入額外流動性有關。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期待其他間接刺激方法,例如新的銀行存款準備金削減。一方面應為擴大放貸釋放流動性,另一方面應防止貨幣供應過度膨脹,防止信貸和金融業務撤入影子銀行。到目前為止中國監管機構採取的措施看起來是有效的。 1月份銀行新增貸款量是2021年12月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