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114/1037097381.html
“電影看多了吧”:運動員在智能手機上保存甚麼機密?
“電影看多了吧”:運動員在智能手機上保存甚麼機密?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許多人可能都記得間諜電影中的場景,主角只是路過一下,就能巧妙地從別人的智能手機中獲取信息。當荷蘭、比利時和英國當局對準備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的智能手機表示擔憂時,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正是這些畫面。已經提出了哪些措施?中國又是如何反應的?請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文章中瞭解上述內容。 2022年1月14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01-14T16:15+0800
2022-01-14T16:15+0800
2022-01-14T16:16+0800
聚焦北京冬奧
評論
冬奧會
中歐
微博
國際關係
娛樂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745/04/1027450441_0:0:3071:1728_1920x0_80_0_0_6e8be6ac5d72707b3a2f599a69670887.jpg
間諜遊戲1 月 11 日,荷蘭《人民報》 (De Volkskrant)報道稱,荷蘭奧委會呼籲本國運動員不要攜帶個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參加北京冬奧會。荷蘭體育聯合會認為,這似乎有助於運動員規避中國方面的間諜活動。荷蘭網絡安全公司Zerocopter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普拉格梅克(Eric Plugmakers)稱這一步驟“非常明智”,並稱所有在線流量都將通過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順便說一下,這不是荷蘭人第一次被建議不要把他們的個人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帶到中國。 2018 年,在政府代表團攜同貿易代表團訪華前,荷蘭外交部也建議他們只把沒有個人數據的設備帶入中國。那些前往俄羅斯、伊朗或土耳其的荷蘭人也收到了同樣的建議。繼荷蘭之後,比利時奧委會很快提出了類似的提議。他建議所有前往北京冬奧運的比利時運動員把個人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留在家中。隨後,英國奧林匹克協會(BOA)邀請英國代表隊的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在北京冬奧會上使用專用智能手機,在回國後歸還。英國奧林匹克協會認為,中國當局似乎可以安裝間諜軟件來提取個人信息或跟蹤未來的活動。“我們為運動員和工作人員提出了實用的建議,以便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攜帶個人設備參加冬奧會。如果他們不想隨身攜帶自己的設備,我們會為他們提供臨時使用的設備,”英國奧林匹克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澳大利亞奧委會代表表示,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將被告知冬奧會的潛在網絡安全風險,但是否攜帶個人設備的任何決定都將留給他們自行斟酌。在為抵達北京的歐洲運動員開放使用他們所習慣使用的所有服務通道——從谷歌(Google)到元宇宙(Meta,前臉書)的背景下,歐洲各國體育委員會的聲明顯得很荒謬。中國的反應關於西方運動員憂慮的新聞在中國微博用戶中引起了激烈的反應和不解。中國《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前主編胡錫進在微博上發文稱:“笑死老胡了。那些人把來參加冬奧會當成入狼窩虎穴了,電影看多了吧。他們竟然這樣看國際奧委會托付為全球運動員服務的中國,而且太把自己當根蔥了。運動員們走出賽場都是普通人,他們會有甚麼情報價值呢?”胡錫進認為,這件事反應了西方輿論妖魔化中國的程度,它已經侵蝕了人們的常識性認知。網名為“missingguyu”的微博用戶寫道:“美國人自己天天做監視全球人的,怎麼說中國?”網名為“Sevnming”的微博用戶寫道:“這些西方人簡直是腦殘。”網名為“GuyanMuchan (@孤煙暮蟬)”的微博用戶在微博上有6百萬名粉絲,他也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應。他寫道:“笑死了,這也忒不要臉了吧,你一個運動員有啥機密值得中國去偷啊?你們是都有第二身份的間諜還是咋的?該不會是做賊心虛吧?”網名為“無心簡影”的微博用戶就這個話題提出了最受歡迎的問題,收集了許多留言:“其實我挺想知道,荷蘭、比利時這些運動員有甚麼秘密可竊的?”網名為“嗑多了的扯犢子”的微博用戶評論說:“他們怕的都是他們乾過的。”網名為“胖虎”的微博用戶做出了同樣的推測:“是不是因為他們自己國家就在這麼乾,所以就認為別人也這麼乾。”網名為“三灣泉”的微博用戶嘲笑道:“擔心我們竊取他們的抗疫經驗吧!”整體而言,為出差和出國旅行提供“臨時”裝備是許多將員工派往國外的國家和公司的標準做法。 而且通常不會宣揚此類措施。然而,在荷蘭、比利時和英國所選擇的言辭中,人們只能解讀為針對中國的另一種挑釁。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112/--1037056880.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214/1034973325.html
中歐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745/04/1027450441_0:0:2731:2048_1920x0_80_0_0_3bb6525c392cf643f48e761ace2341d9.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伊利亞· 貢恰羅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0b/1033259036_245:127:769:652_100x100_80_0_0_a2f32e076f0082fd6157b2bb8708c5ba.jpg
評論, 冬奧會, 中歐, 微博, 國際關係, 娛樂
評論, 冬奧會, 中歐, 微博, 國際關係, 娛樂
“電影看多了吧”:運動員在智能手機上保存甚麼機密?
2022年1月14日, 16:15 (更新: 2022年1月14日, 16:16) 許多人可能都記得間諜電影中的場景,主角只是路過一下,就能巧妙地從別人的智能手機中獲取信息。當荷蘭、比利時和英國當局對準備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的智能手機表示擔憂時,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正是這些畫面。已經提出了哪些措施?中國又是如何反應的?請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文章中瞭解上述內容。
1 月 11 日,荷蘭《人民報》 (De Volkskrant)
報道稱,荷蘭奧委會呼籲本國運動員不要攜帶個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參加北京冬奧會。荷蘭體育聯合會認為,這似乎有助於運動員規避中國方面的間諜活動。荷蘭網絡安全公司Zerocopter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普拉格梅克(Eric Plugmakers)稱這一步驟“非常明智”,並稱所有在線流量都將通過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順便說一下,這不是荷蘭人第一次被建議不要把他們的個人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帶到中國。
2018 年,在政府代表團攜同貿易代表團訪華前,荷蘭外交部也建議他們只把沒有個人數據的設備帶入中國。那些前往俄羅斯、伊朗或土耳其的荷蘭人也收到了同樣的建議。
繼荷蘭之後,比利時奧委會很快提出了類似的提議。他建議所有前往北京冬奧運的比利時運動員把個人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留
在家中。
隨後,英國奧林匹克協會(BOA)邀請英國代表隊的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在北京冬奧會上使用專用智能手機,在回國後歸還。英國奧林匹克協會認為,中國當局似乎可以安裝間諜軟件來提取個人信息或跟蹤未來的活動。
“我們為運動員和工作人員提出了實用的建議,以便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攜帶個人設備參加冬奧會。如果他們不想隨身攜帶自己的設備,我們會為他們提供臨時使用的設備,”英國奧林匹克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
澳大利亞奧委會代表表示,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將被告知冬奧會的潛在網絡安全風險,但是否攜帶個人設備的任何決定都將留給他們自行斟酌。
在為抵達北京的歐洲運動員開放使用他們所習慣使用的所有服務通道——從谷歌(Google)到元宇宙(Meta,前臉書)的背景下,歐洲各國體育委員會的聲明顯得很荒謬。
關於西方運動員憂慮的新聞在中國微博用戶中引起了激烈的反應和不解。
中國《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前主編胡錫進在微博上發文稱:“笑死老胡了。那些人把來參加冬奧會當成入狼窩虎穴了,電影看多了吧。他們竟然這樣看國際奧委會托付為全球運動員服務的中國,而且太把自己當根蔥了。運動員們走出賽場都是普通人,他們會有甚麼情報價值呢?”
胡錫進認為,這件事反應了西方輿論妖魔化中國的程度,它已經侵蝕了人們的常識性認知。
網名為“missingguyu”的微博用戶寫道:“美國人自己天天做監視全球人的,怎麼說中國?”
網名為“Sevnming”的微博用戶寫道:“這些西方人簡直是腦殘。”
網名為“GuyanMuchan (@孤煙暮蟬)”的微博用戶在微博上有6百萬名粉絲,他也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應。他寫道:“笑死了,這也忒不要臉了吧,你一個運動員有啥機密值得中國去偷啊?你們是都有第二身份的間諜還是咋的?該不會是做賊心虛吧?”
網名為“無心簡影”的微博用戶就這個話題提出了
最受歡迎的問題,收集了許多留言:
“其實我挺想知道,荷蘭、比利時這些運動員有甚麼秘密可竊的?”網名為“嗑多了的扯犢子”的微博用戶評論說:“他們怕的都是他們乾過的。”
網名為“胖虎”的微博用戶做出了同樣的推測:“是不是因為他們自己國家就在這麼乾,所以就認為別人也這麼乾。”
網名為“三灣泉”的微博用戶嘲笑道:“擔心我們竊取他們的抗疫經驗吧!”
整體而言,為出差和出國旅行提供“臨時”裝備是許多將員工派往國外的國家和公司的標準做法。 而且通常不會宣揚此類措施。然而,在荷蘭、比利時和英國所選擇的言辭中,人們只能解讀為針對中國的另一種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