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104/--1036942037.html
專家:普京即將訪華是對中國的有力支持 將更加密切中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
專家:普京即將訪華是對中國的有力支持 將更加密切中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4日電 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憲舉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即將訪華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對中國的有力支持,將促進中俄各領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更加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 2022年1月4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01-04T11:29+0800
2022-01-04T11:29+0800
2022-02-07T12:41+0800
俄中關係
政治
中國
俄羅斯
國際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732/59/1017325975_0:33:1001:596_1920x0_80_0_0_65bc3989da4ba02a75d39313822a8125.jpg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2月訪問中國並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此前表示,普京總統2022年唯一出國訪問安排是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北京冬季奧運會將於2022年2月4日至20日舉行。他稱,2021年,中俄兩國繼續密切合作,保持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高水平運行。兩國元首保持密切聯繫,引領雙邊合作發展方向。5月19日,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見證中俄核能合作項目開工儀式;6月28日,兩國元首舉行視頻會晤,宣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8月25日,習主席和普京總統再次進行視頻通話,就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以及阿富汗局勢交換意見。12月15日,習近平與普京進行視頻會晤,就當前國際局勢和中俄雙邊合作交換意見。習近平高度贊賞俄羅斯堅決反對某些國家企圖在兩國關係中打入楔子的做法。王憲舉表示,“普京即將進行的中國之行,不僅是對2014年習近平主席參加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回報,而且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對中國的有力支持。普京此行將促進中俄兩國各領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更加密切中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王憲舉指出,2021年,兩國守望相助,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大國中間,中俄是相互理解、共同抗擊新冠疫情最誠摯最有力的夥伴。與美國把新冠疫情政治化不同,俄羅斯對遭到新冠疫情突襲的中國人民充滿同情和理解,伸出援手。中方也積極與俄方開展衛生和防疫合作,成為俄羅斯“衛星V”和“衛星Light”疫苗的國際生產中心。除了在撤離僑民、開展中俄邊境口岸防疫合作外,中俄還推動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為國際疫情輿論注入正氣清流,為中亞、非洲等世界各個地區克服新冠疫情提供幫助和支持。專家強調,2021年,兩國還加強了睦鄰友好合作,增進了相互理解與友誼。舉行了一系列紀念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的活動,續簽延長條約5年。通過這些紀念活動加強了兩國人民要世代友好、睦鄰合作的理念。根據美國智庫和俄羅斯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聯袂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的結果,中國得到近四分之三俄羅斯民眾的積極評價。這與中俄兩國連續舉行各種友好合作的國家年活動有關。在2020年和2021年兩國剛剛舉行了“科技創新年”活動,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仍然取得不小成績,為進一步合作打下堅實基礎。談到雙邊經貿合作,王憲舉指出,2021年兩國在能源和農業領域齊頭並進,經貿合作再創新高。他說,2021年1至11月,中俄貿易額已達1230億美元,同比增長31%,全年將超過1400億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形勢下取得如此業績,實屬不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9日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與普京總統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開工儀式。這四個機組建成投產後年發電量將達到376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萬噸,將有助於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此外,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自2019年12月投產通氣,到今年8月11日累計輸送天然氣100億多立方米。目前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日供應量超過2800萬立方米,不久有望增加到4300萬立方米。6月9日,普京總統通過視頻連線出席了中俄合資的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的投產儀式。該加工廠原料來自“西伯利亞力量”管道,每年可加工380億立方米天然氣,設計產能為每年420億立方米,預計將於2025年實現最大產能。該廠還計劃生產氦、乙烷、丙烷、丁烷等產品。專家強調,還要指出的是,僅2021年上半年俄羅斯就向中國出口農產品19億美元,中國超過土耳其和韓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兩國在貿易便利化、進出口制度完善、投資保護和發展等方面的潛力還很大,這增強了兩國對今後幾年內實現雙邊貿易額2000億美元的目標的信心。談到在區域組織內的合作,王憲舉指出,繼往開來,賦予上合組織新的活力。他稱,值此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週年,中國、俄羅斯與其他成員國一起,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紀念峰會,回顧歷程,總結經驗,並宣佈開始新的一輪擴員:開啓接納伊朗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程序、接受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為對話夥伴國。這是該組織首次吸收非洲國家為對話夥伴。今年8月美國等北約國家軍隊倉皇撤離阿富汗後,中俄和上合組織以及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一起,加強聯合演習等各種軍事合作,積極應對阿富汗國內某些極端恐怖勢力以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破壞活動,以促進阿富汗問題以和平與對話方式解決,保障中亞和其他毗鄰國家的安全與穩定。針對國際領域合作,王憲舉認為,2021年,中俄在國際事務中互相支持,堅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主義。他介紹稱,3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的一次記者會上說,世界越是動蕩不寧,中俄合作越要堅定前行。兩國要互為戰略依託,互為發展機遇,互為全球夥伴。這既是歷史的經驗,也是時代的要求。3月22日至23日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問桂林,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俄外長首次訪華。王毅與拉夫羅夫就雙邊關係以及重大的國際地區問題廣泛地交換意見,達成一系列新的共識。雙方發表的中俄外長《關於當前全球治理若干問題的聯合聲明》闡釋了人權、民主、國際秩序、多邊主義概念的正確內涵,展示了中俄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堅定意志。專家強調,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北約利用烏克蘭危機,進一步遏制和威脅俄羅斯。俄羅斯堅決反對北約繼續東擴,要求北約就此作出有法律保障的承諾。中方支持俄羅斯的立場,希望俄與北約用對話方式解決分歧,緩和局勢。王憲舉最後總結道,最近國際關係中的一些跡象表明,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新冠疫情將繼續蔓延,國際形勢可能會更加錯綜複雜。中俄兩國將保持警惕,更密切地合作,一方面把雙邊合作做得更好,一方面為歐亞地區、亞太地區以及全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231/1231-1036912435.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203/1034906761.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123/1034844100.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215/1034976970.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228/2-1036861870.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231/1036914661.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732/59/1017325975_18:0:897:659_1920x0_80_0_0_be65110709cdb14250b32adf785e4ee1.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俄中關係, 政治, 中國, 俄羅斯, 國際
專家:普京即將訪華是對中國的有力支持 將更加密切中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
2022年1月4日, 11:29 (更新: 2022年2月7日, 12:41)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4日電 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憲舉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即將訪華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對中國的有力支持,將促進中俄各領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更加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2月
訪問中國並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此前表示,普京總統2022年唯一出國訪問安排是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北京冬季奧運會將於2022年2月4日至20日舉行。
他稱,2021年,中俄兩國繼續密切合作,保持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高水平運行。兩國元首保持密切聯繫,引領雙邊合作發展方向。5月19日,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見證中俄核能合作項目開工儀式;6月28日,兩國元首舉行視頻會晤,宣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8月25日,習主席和普京總統再次進行視頻通話,就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以及阿富汗局勢交換意見。12月15日,習近平與普京進行視頻會晤,就當前國際局勢和中俄雙邊合作交換意見。習近平高度贊賞俄羅斯堅決反對某些國家企圖在兩國關係中打入楔子的做法。
王憲舉表示,“普京即將進行的中國之行,不僅是對2014年習近平主席參加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回報,而且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對中國的有力支持。普京此行將促進中俄兩國各領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更加密切中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
王憲舉指出,2021年,兩國守望相助,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大國中間,中俄是相互理解、共同抗擊新冠疫情最誠摯最有力的夥伴。與美國把新冠疫情政治化不同,俄羅斯對遭到新冠疫情突襲的中國人民充滿同情和理解,伸出援手。中方也積極與俄方開展衛生和防疫合作,成為俄羅斯“衛星V”和“衛星Light”疫苗的國際生產中心。除了在撤離僑民、開展中俄邊境口岸防疫合作外,中俄還推動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為國際疫情輿論注入正氣清流,為中亞、非洲等世界各個地區克服新冠疫情提供幫助和支持。
專家強調,2021年,兩國還加強了睦鄰友好合作,增進了相互理解與友誼。舉行了一系列紀念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週年的活動,續簽延長條約5年。通過這些紀念活動加強了兩國人民要世代友好、睦鄰合作的理念。根據美國智庫和俄羅斯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聯袂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的結果,中國得到近四分之三俄羅斯民眾的積極評價。這與中俄兩國連續舉行各種友好合作的國家年活動有關。在2020年和2021年兩國剛剛舉行了“科技創新年”活動,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仍然取得不小成績,為進一步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談到雙邊經貿合作,王憲舉指出,2021年兩國在能源和農業領域齊頭並進,經貿合作再創新高。
他說,2021年1至11月,中俄貿易額已達1230億美元,同比增長31%,全年將超過1400億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形勢下取得如此業績,實屬不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9日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與普京總統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開工儀式。這四個機組建成投產後年發電量將達到376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萬噸,將有助於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此外,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自2019年12月投產通氣,到今年8月11日累計輸送天然氣100億多立方米。目前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日供應量超過2800萬立方米,不久有望增加到4300萬立方米。6月9日,普京總統通過視頻連線出席了中俄合資的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的投產儀式。該加工廠原料來自“西伯利亞力量”管道,每年可加工380億立方米天然氣,設計產能為每年420億立方米,預計將於2025年實現最大產能。該廠還計劃生產氦、乙烷、丙烷、丁烷等產品。
專家強調,還要指出的是,僅2021年上半年俄羅斯就向中國出口農產品19億美元,中國超過土耳其和韓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兩國在貿易便利化、進出口制度完善、投資保護和發展等方面的潛力還很大,這增強了兩國對今後幾年內實現雙邊貿易額2000億美元的目標的信心。
談到在區域組織內的合作,王憲舉指出,繼往開來,賦予上合組織新的活力。
他稱,值此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週年,中國、俄羅斯與其他成員國一起,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紀念峰會,回顧歷程,總結經驗,並宣佈開始新的一輪擴員:開啓接納伊朗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程序、接受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為對話夥伴國。這是該組織首次吸收非洲國家為對話夥伴。今年8月美國等北約國家軍隊倉皇撤離阿富汗後,中俄和上合組織以及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一起,加強聯合演習等各種軍事合作,積極應對阿富汗國內某些極端恐怖勢力以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破壞活動,以促進阿富汗問題以和平與對話方式解決,保障中亞和其他毗鄰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針對國際領域合作,王憲舉認為,2021年,中俄在國際事務中互相支持,堅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主義。
他介紹稱,3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的一次記者會上說,世界越是動蕩不寧,中俄合作越要堅定前行。兩國要互為戰略依託,互為發展機遇,互為全球夥伴。這既是歷史的經驗,也是時代的要求。3月22日至23日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問桂林,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俄外長首次訪華。王毅與拉夫羅夫就雙邊關係以及重大的國際地區問題廣泛地交換意見,達成一系列新的共識。雙方發表的中俄外長《關於當前全球治理若干問題的聯合聲明》闡釋了人權、民主、國際秩序、多邊主義概念的正確內涵,展示了中俄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堅定意志。
專家強調,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北約利用烏克蘭危機,進一步遏制和威脅俄羅斯。俄羅斯堅決反對北約繼續東擴,要求北約就此作出有法律保障的承諾。中方支持俄羅斯的立場,希望俄與北約用對話方式解決分歧,緩和局勢。
王憲舉最後總結道,最近國際關係中的一些跡象表明,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新冠疫情將繼續蔓延,國際形勢可能會更加錯綜複雜。中俄兩國將保持警惕,更密切地合作,一方面把雙邊合作做得更好,一方面為歐亞地區、亞太地區以及全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