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投或激化兩黨矛盾,並影響與美關係

© AFP 2023 / SAM YEH台灣公投或激化兩黨矛盾,並影響與美關係
台灣公投或激化兩黨矛盾,並影響與美關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12.2021
關注
12月18日,台灣選民將參加涉及一系列內政問題的“四大公投案”全民投票。衛星通訊社在投票前,就台灣政治局勢向中國問題專家和政治學家安德烈·卡爾涅耶夫做了咨詢。
A night view of the Xinyi Shopping District, including the Taipei 101 building (L), in Taipei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12.2021
台灣參與“民主峰會” 專家:美國意圖讓台灣與外界的關係多樣化
從全球趨勢角度看,台灣政治生活也不是例外。島上居民近兩年來,首先關注的是醫療衛生問題。冠狀病毒和抗擊疫情,是公眾關注的中心。台灣執政黨和在野的國民黨競爭依然持續,但在疫情限制之下,今夏未能舉行公投。
最終決定舉行早已計劃好的投票事項,在政治舞台上引發真正的爆炸。從活躍度和政治動員情況看,本次公投堪比大選。“藍營”和“綠營”的政治家們,視全民公投是重要的宣示自己和削弱對手地位的機會。毫無奇怪,本次公投問題,政治特色並不狹隘。只有 一項是意外,即未來公投與舉行選舉結合在一起。公投中涉及的其它問題有食品安全,核能發展和生態問題。
涉及公民生命保護、健康與安全,這當然是政治問題。但這些問題本身在此次公投準備工作中,似乎處於第二位。黨派立場兩級分化,必然導致社會分裂,儘管任何公投的主要意義是吸引大家關注社會重大問題,而非政治力量對抗。
此外,大家關注並非特別緊迫的問題,能夠將視線從更為重要的問題上引開,比如台灣發展前景,其中包括尋找經濟增長動力,社會政治問題,以及與大陸的關係等等。這些問題,已處於深刻危機之中。
毫無疑問,公投結果給民進黨和國民黨力量對比帶來思考的“佐料”,這對2022年年末“九合一地方選舉”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九合一選舉,是2024年台灣政府首腦大選角逐的重要試金石。一定意義上,像本次公投一樣,明年的選舉將是蔡英文政府民意狀況投票。黨派極化意味著,一旦批准重要問題投票事項,公投結果或給一黨增分,或削弱一黨之地位。
一些專家指出,對蔡英文政府來說,出現了令人不快的趨勢:年齡在20-34歲的年輕人,也就是民進黨寄予厚望的選民,對“綠營”政策越來越失望。總體看,選民的看法在民進黨和國民黨之間徘徊。
英國首相候選人、外交大臣利茲•特拉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12.2021
英國為在台灣問題上支持立陶宛誹謗中國
但民調顯示,某些選民情緒受到限制進口萊豬的影響。根據最新資料,大多數選民認同限制進口。如果國民黨積極支持限制措施,那麼民進黨將利用其行政資源,鼓動保持豬肉進口。這將導致關注健康的選民們的不滿。對蔡英文的挑戰還在於,禁止進口,將使與美國的關係複雜化,因為這些豬肉來自美國。而強化和華盛頓的關係,恰恰是本屆台灣政府的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華盛頓多次談及支持“台灣民主”,並邀請台灣參加所謂的“民主峰會”。由此出現的微妙問題是,美方對台灣人在公投中的民主選擇將作何表態。畢竟,這個選項將涉及美國商界的利益。
再有,問題還不僅僅涉及美國豬肉。公投中,台灣人還應回答是否應建設液化氣接收終端問題。一旦建設,可能毀壞最為古老的藻礁。此前,蔡英文已與美國公司簽署液化氣供應大合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