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群島政府願意與北京發展關係

© AP Photo / Mark Schiefelbein所羅門群島政府受託與北京發展關係
所羅門群島政府受託與北京發展關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12.2021
關注
所羅門群島議會主張與台灣發展關係的支持者試圖罷免本國總理,但未得逞。所羅門群島政治危機過後,中國大陸將為這個太平洋島國提供經濟支持。
所羅門群島總理梅納希·索加瓦雷週一表示,他不會屈服於“台灣特工要求辭職的呼籲”。這顯然是在暗示馬萊塔省的領導層。該省居民最近在首都霍尼亞拉製造了一場打砸搶和騷亂。他還說,“要求辭職的背景是一場非法未遂政變。”
自2019年以來馬萊塔當局與中央政府就與台灣官方關係轉為同中國大陸建交的決定一直爭論不休。前者認為這不符合國家利益。而省長官丹尼爾·蘇達尼則一律禁止中國公司在馬萊塔省工作,並願意效勞美國
Сиомара Кастро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12.2021
洪都拉斯或為與北京建交而棄台灣
與此同時,正如俄羅斯科學院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研究中心專家阿爾特姆·加林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的那樣,台北、美國和澳大利亞對這個反叛省份的可能財政支持也未能影響所羅門群島做出有利於與北京發展關係的政治選擇。阿爾喬姆·加林說:
“總理將繼續任職在預料之中,因為外交承認北京的決定是由所羅門群島的整個政界做出的,而不僅僅是由某個特定領導人做出的。這一決定經過了驗證、熟慮和權衡。所羅門群島總理關於‘台灣代理人’的言論,當然與抗議者來自馬萊塔省有關。該省與台灣的財政關係密切,財政支持自然要經過省領導。因此,總理提到的與外部勢力介入國內動亂有關的鏈條,是合乎邏輯的。”
議會的決定確認了所羅門群島現政府的權力,實際上是表明進一步與中國大陸發展關係。澳大利亞、美國和台北的資助都無法說服所羅門群島政府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該國決心進一步與北京建立關係的另一信號。
所羅門群島央行:騷亂造成的損失為6600萬美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12.2021
所羅門群島央行:騷亂造成的損失為6600萬美元
台灣外事部門否認自己介入所羅門群島動亂的指控。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秘書長趙少峰教授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台灣一直試圖影響所羅門群島的政治進程,議會一些人在西方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對總理髮起了不信任投票。趙少峰專家說:
“2019年所羅門群島正式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在建交之前,美國曾策動澳大利亞一起說服所羅門群島政府不與中國建交,目的是為台灣‘站台’。但是所羅門群島政府看到了太平洋島國參與‘一帶一路’所獲得的切實利益,基於全球發展大勢的綜合考量後選擇與中國建交。然而建交後,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又通過各種口頭承諾的方式支援馬萊塔省,包括允諾幫助其修建道路、下水道設施和增加經費,讓馬萊塔省與所羅門群島政府進行對抗。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年初馬萊塔省長更是赴台訪問。可以說這一系列事件都與台灣以及背後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活動密切相關。一些西方國家為了自身利益,以及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勢力範圍,來抵制所羅門群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眾所周知,目前中國是所羅門群島最大的貿易夥伴,所羅門群島的木材、漁業資源進入中國市場,不僅中國貿易商能夠獲利,同時也能促進所羅門群島經濟的發展。”
“此次針對所羅門群島總理的不信任案投票,完全是在其他西方大國支持下進行的。馬萊塔省為了自己的利益與政府進行對抗,在城市製造混亂,包括對華人打砸搶燒,既嚴重損害了中國在所羅門群島的貿易,也破壞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這種有悖人道主義的行為顯然也遭到了當地人民的抵抗。”
中國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合作,美澳正失去在本地區的影響力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2.10.2021
中國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合作,美澳正失去在本地區的影響力
所羅門群島的居民對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很感興趣。 趙少峰專家指出,群島居民深知對華合作的優勢,中國也在不斷完善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的機制。趙少峰專家接著說:
“當前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的貿易額不斷攀升,說明雙方的經濟具有很強互補性。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之下,小島嶼國家的經濟發展非常脆弱,如何能夠快速實現經濟復蘇、提高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可持續性,應該說中國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合作方式。此次騷亂後,越來越多的所羅門群島人民認識到了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均衡往來有益於本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失業率日益增加的境況下,小經濟體國家所面臨的經濟壓力非常大。實際上今日正好在舉行中國—太平洋島國漁業合作發展論壇,所羅門群島駐華大使也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漁業企業能夠與所羅門群島開展合作。這說明他們在來到中國後,對中國經濟近年來為全世界發展做出的貢獻有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在10月底舉行的首次部長級會議上同意舉辦漁業發展合作論壇。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 在此次會議上,中國承諾向大洋洲國家分享應對突發事件、貧困和氣候變化的經驗。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