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國外長王毅在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視頻會晤中表示,北約應當堅持原有地理定位。中國外長說,近年來一些北約成員國派艦機抵近中國周邊活動。王毅強調,亞太地區不需要建立新的軍事集團。
俄羅斯國家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長阿納托利·斯米爾諾夫認為,亞太地區出現AUKUS軍事聯盟已經成為現實。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稱該聯盟是亞太地區的北約版。阿納托里·斯米爾諾夫說:
“新的軍事集團 AUKUS 將加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它的創建是企圖在亞太複製 所有北約標準。同時AUKUS將成為‘五眼’情報聯盟的基礎,後者長期以來一直在不斷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現在的北約不僅在阿富汗,而且在利比亞和伊拉克都已名譽掃地。北約不管在哪裡,都會留下混亂和破壞。這對阿拉伯世界和整個亞洲都是一個教訓。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其在亞太地區的活動將增加,包括通過對盟友的依賴。這就是為甚麼中國警告不要擴大北約在亞太地區的存在,並希望阻止與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建立新軍事集團的企圖。中國作為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強國,在許多方面與美國不相上下,增速超過美國,自然被北約國家視為對其影響力的威脅。因此,西方會用‘蟒蛇戰術’來降低中國的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書面採訪時預測,美國經常利用北約作為其全球影響力的工具,因此不排除亞太地區出現北約的可能。王義桅所長說:
“近年來法國、德國、荷蘭等國陸續都出台了‘印太戰略’官方文件,歐盟也於不久前發佈了《歐盟印太合作戰略報告》,強調將在未來強化印太地區務實合作和軍力擴張。所以當前北約也意圖發佈類似的亞太戰略文件。實際上我認為這是美國的要求,因為美國經常把北約當成工具。美國若要重返亞太,北約就需要重返亞太;美國若要打造印太,那麼北約也要一起打造印太。包括美國拉幫結派建立美日印澳四國聯盟,都說明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北約關於王毅和斯托爾滕貝格視頻會晤的官方報告沒有提到中國警告不要將北約的行動擴大到亞太地區。而中國媒體首先關注的就是王毅呼籲北約不要挑起地區軍事緊張局勢。
而且最近北約的增加不僅與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艦隊的計劃有關。以里根號航母為首的美國戰鬥群今年第二次進入南海。此前它曾在阿拉伯海幫助美軍從阿富汗撤軍。它的通過不太可能被視為過境前往攻擊群所在的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事實上這是對中國的蓄意挑釁,因為該戰鬥群將在爭議地區進行飛行和海上打擊行動、反潛行動和戰術訓練。7月初航母編隊與尼米茲號航母編隊在南海進行了演習。北京對這一活動做出了強烈的負面反應。
9月27日星期一英國里士滿號護衛艦出現在台灣海峽。它是從日本去越南。英方表示,自2008年以來英方軍艦首次通過分隔台灣和中國大陸的狹窄海峽。
美國軍艦經常通過台灣海峽。但最近越來越多的美國盟友也選擇了這條路線,以航行自由為藉口對中國大陸施加軍事和政治壓力。在台灣海峽以前出現過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軍艦,現在又出現了英國軍艦。
根據北約網站上發佈的一份聲明,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並不將中國視為對手,而是呼籲中國遵守其國際義務,並在國際體系中負責任地行事。
王毅表示,中國過去不是、今後也不會是北約的對手。中方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繼續同北約開展對話。王義桅專家認為,通過對話,可以弘揚多邊主義原則,共同應對非常規安全威脅。王義桅專家接著說:
“事實上大部分的北約成員國仍然認為俄羅斯是傳統上的主要安全威脅,並且地理位置上更多應該局限於跨大西洋地區。雖然北約也表示需要應對中國的威脅,但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來到了北約。比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延伸到了冰上絲綢之路、波羅的海等地區,而北約認為這不是北約全球化的結果,是中國主動進來的。所以北約的態度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對此中國應當抓住這一點,積極爭取北約和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支持,真正意義上推動多邊主義,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網絡安全威脅等挑戰。而不要搞冷戰思維,把某一個國家因為意識形態鎖定為一個危險。”
與王毅會晤後,北約表示對擴大與中國的對話表示歡迎,也注意到在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上的合作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