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十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周念利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不僅使得數字服務的種類大大增加、服務品質顯著提高,更為普通民眾提供眾多就業和創業機會。
她說:“第一,得益於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的體驗越來越好,獲得更多新的服務。第二,互聯網經濟是普惠性制度經濟,它可以使得國際貿易的交易成本下降,給個人、中小企業提供創業或就業機會。第三,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也能夠使生產效率提升,帶來技術創新。網速的提高可以使得傳輸效率提升,傳輸的延遲性得到改善。”
《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及科技企業不斷向四五線城市及鄉村下沈,帶動農村地區物流和數字服務設施不斷改善,推動消費流通、生活服務、文娛內容、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數字應用基礎服務愈加豐富。截至2021年6月,農產品網絡零售規模達2088.2億元,中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8%,有效打通了農村消費升級和農產品上行的末梢循環。
而伴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的不斷提升,相應地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周念利教授表示,現實社會出現的問題都會在互聯網世界會有所映照。目前,數據和信息的濫用、隱私權的侵犯、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是互聯網治理中最為關鍵的問題。而相比於現實社會,網絡社會問題的治理難度大大增加。
她說:“比如,複製是對著作權的侵犯,而在網絡上進行電子復試的編輯成本為0,這種侵權的範圍和後果相對而言更加嚴重,影響也更惡劣。此外,由於網絡的匿名性,給執法也帶來了挑戰。”
針對這些亂象,中國工信部開展了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聚焦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用戶權益、威脅數據安全、違反資源和資質管理規定等四方面八類問題。
據瞭解,在擾亂市場秩序方面,重點整治惡意屏蔽網址鏈接和干擾其他企業產品或服務運行等問題;在侵害用戶權益方面,重點整治應用軟件啓動彈窗欺騙誤導用戶、強制提供個性化服務等問題;在威脅數據安全方面,重點整治企業在數據收集、傳輸、存儲及對外提供等環節,未按要求採取必要的管理和技術措施等問題;在違反資源和資質管理規定方面,重點整治“黑寬帶”和未履行網站備案手續等問題。
周念利表示,對互聯網的治理能夠為數字經濟,包括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環境。在互聯網行業越來越規範化、有章可循的背景下,中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她指出,互聯網是基礎設施的一種,借助互聯網能夠嫁接眾多數字服務,一些新的經濟業態和模式也會陸續出現。未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規模、結構還會出現更大的、飛躍性的提升,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