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示難以抑制喝酒慾望的原因

© Sputnik / Alexei Kudenko / 跳轉媒體庫Питейные заведения Москвы
Питейные заведения Москв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9.08.2021
關注
瑞典生物學家發現大腦中有一組神經細胞,負責讓人做出喝酒決定,即便理智告訴他,不應該這樣做。

喝酒的人大多可以控制自己,在喝酒可能導致不良後果的情況下會選擇不喝。但有些人就做不到。有趣的是,有時候,沒有明顯酒癮的人也會有這種強迫行為。

為解開這個疑惑,以生物醫學和臨床醫學系神經病學教授、社會和情感神經生物學中心主任Markus Heilig為首的林雪平大學科研團隊在老鼠身上開展了神經生物學研究。他們先選出有強迫性飲酒傾向的老鼠,之後分析他們神經元信號的特點。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實驗之初,專家向老鼠展示,它們可以按下手柄,獲得少量的酒。一段時間後改變條件:按下手柄後仍有酒喝,但同時會遭到電擊。大部分老鼠便不再按手柄,但仍有三分之一會繼續按,即便感到不適也要拿到酒。

Мужчины из Новгородского клуба любителей зимнего плавания купаются в реке Волхов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8.12.2020
心理學家解釋產生冒險傾向的原因
為識別參與強迫性飲酒決定的神經細胞,專家用了一種分子標記物(神經元一激活變會在神經元上形成的一種化合物)。以此發現,老鼠大腦的杏仁核中有些神經細胞在剛要按下手柄時會立即激活。

Heilig說:“我們發現,大腦某區域有一小群神經細胞決定著自控能力的差異。”

杏仁核是大腦中控制恐懼反應的區域,參與與害怕懲罰有關的學習機制。3年前,Heilig及其同事通過實驗證明,杏仁核負責與酒精依賴相關的行為。

專家現已確定,杏仁核中有一組特定的PKCδ 陽性神經細胞會促進強迫性酒癮的發展。當專家用先進分子技術切斷這些細胞後,老鼠節制飲酒的能力得以恢復。

Heilig說:“我沒想到,這麼小一組神經細胞會對如此複雜的行為如此重要。而且我也沒想到,從外部操控這些細胞可以如此清楚地表明,它們可以誘發強迫行為。”

專家希望,PKCδ酶可以成為治療其中一種酒精依賴的新藥物的靶點。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