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法國外交部負責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克萊芒·博納(Clément Beaune)8日在接受法國電視台採訪時稱,歐盟國家不應該承認中俄生產的新冠疫苗,那些接種過中俄疫苗的人應被歐盟拒之門外。
而事實上,中國國藥、科興新冠疫苗已分別於5月7日和6月1日被納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俄羅斯“Sputnik V”疫苗也被廣泛使用,已在美洲、中東、歐洲、亞洲和非洲等超過65個國家註冊。截至2021年2月,阿根廷、匈牙利、玻利維亞、阿爾及利亞、黑山、巴拉圭等20多個國家已經開始或正在啓動使用“Sputnik V”的疫苗接種。
針對國際社會上存在的疫苗承認不平等現象,世界衛生組織在7月1日發佈了《COVID-19疫苗全球獲取機制關於平等承認疫苗的聯合聲明》。聲明中說,隨著旅行和其他活動開始在世界一些地區開放,全球獲取機制敦促所有地區、國家和地方政府當局在決定誰可以進行旅行或參加活動時,對於所有接種了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的人,承認他們已完全接種疫苗。
世衛組織稱,如果只讓接種世衛組織批准的某些疫苗的人受益於重新開放的旅行政策,將導致建立一個雙重體系,進一步擴大全球疫苗鴻溝,加劇在新冠疫苗分配方面已經看到的不公平現象。這些舉措在削弱人們對拯救生命和對已被證明安全有效的疫苗的信心,並影響疫苗接種。
關於法國國務秘書博納針對中俄疫苗的言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簡軍波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這代表了法國和歐洲部分政客對中國等非西方國家疫苗的歧視和無知。
“任何疫苗都不應被抹上政治屬性和意識形態色彩。只要能拯救生命、有益於疫情防控,任何安全、有效的疫苗都應得到認可與歡迎。”
而歐洲將疫苗政治化的做法不僅限於官員的表態。據路透社報道,隸屬於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的歐盟研究假新聞單位當地時間4月28日發佈了一份報告,報告稱,俄羅斯與中國疫苗的外交手段“利用零和博弈的邏輯,結合了假新聞與操弄的作法,試圖破壞對西方國家製造疫苗的信任“。
但與此同時,歐洲社會也不乏一些理性的聲音,不少歐洲政客對中俄疫苗的態度較為友好。據新華網援引法媒報道稱,法國總統馬克龍今年2月表示,國際社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應採取“快速、有效和團結一致的集體行動”。他強調:“我們必須與中國和俄羅斯合作,確保這兩國科學家研發的疫苗在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必要認證後,可被納入對抗疫情的多邊努力中。”
此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月份曾表示,如果中國和俄羅斯的疫苗能夠提供所有需要的數據,歐盟可能會批准使用它們。
而在歐洲,究竟是將疫苗政治化的聲音佔據主導,還是較為開放的態度更受到認同?簡軍波認為,一些關於疫苗的非理性聲音不能代表歐洲的主流認知。
簡軍波說:
“中國的國藥和科興兩款疫苗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緊急使用清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世界上許多使用上述兩款疫苗的國家的實踐的證明。部分歐洲政治人物不應從政治角度將中俄疫苗污名化。中歐應該也能夠在疫情防控,包括疫苗生產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共同為歐洲及廣大發展中國家盡早控制住疫情、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做出貢獻。”
針對博納的表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自己的Telegram頻道上發文寫道:“不可接受的言論!這是種族主義、帝國霸權主義和新納粹主義的混合體。在世界正經歷最艱難的疫情考驗的時刻,許多人都被剝奪了平等的權利和機會,這違背法律、倫理和道德的行為,將世界推向對抗。”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稱,在歐盟認可俄羅斯新冠疫苗的工作仍在繼續,這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