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稱:“今天,‘進步MS-17’號與國際空間站的成功對接表明,飛船發射的頭部整流罩改進技術的選擇是正確的。”
他表示,俄航天集團的主要科研機構中央機械製造科學研究所和“進步”火箭航天中心的專家們,設法快速完善了現有的整流罩儲備,並設計了用於“進步”號發射的全新整流罩。
2020年7月,在“進步MS-15”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時,飛船相對於目標出現了“某些偏差”。偏差在允許範圍內,因此不需要改用手動遙控操作方式。
今年2月又發生了一起事故。當時“進步MS-16”號飛船在距離國際空間站約20米的地方偏離了對接軸,傾角超過30度,只能通過手動模式與空間站對接。
俄羅斯“進步”號飛船用於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宇航員、燃料、氧氣、空氣和飲用水。自1978年以來,共進行了169次不同型號的“進步”號發射,其中3次因運載火箭事故未能抵達國際空間站,分別在2011年、2015年和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