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舉例而言,製造商有效吸收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僅4月份就上漲15.2%),但並未將其轉嫁給消費者。從經濟角度來說,這種行為是非常理性的,因為將成本上漲轉移到最終產品,(考慮到需求受價格影響的較高彈性)可能大幅降低需求,反過來又因規模效益縮減帶來更大打擊。”
他解釋說:“需求量越小,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越大。因此,中國製造商將承擔可變成本上漲的衝擊,直到其邊際成本超過最高售價。”
該專家表示,中國目前正發揮著遏制全球通貨膨脹的緩衝器作用,這有助於其加強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經濟影響力。
他總結說:“消費者物價指數是通貨膨脹率的主要指標,美國僅4月份就上漲0.8%,年化達4.2%,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通貨膨脹目前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出現。追蹤23種原材料全球價格走勢的彭博商品現貨指數正處於十年來的最高點,比2020年3月增長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