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重返北極,增加地區貢獻權重

© 照片 : Government Yamalo-Nenets autonomous constituenciesВ мае к России переходит двухлетнее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ство в Арктическом Совете
В мае к  России переходит  двухлетнее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ство в  Арктическом Совет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5.2021
關注
俄羅斯重返北極,認真處理北部地區的自然保護、社會和經濟問題。此外,俄羅斯的新地位也對其有了新的要求。本月,俄羅斯擔任北極理事會主席。這是一個國際性組織,其宗旨在於促進多邊合作,保障臨北極地區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你好,俄羅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04.2021
«你好,俄羅斯»節目:寒冷北方的熱點
5月19日,北極理事會部長會議將在雷克雅未克舉行。屆時,該市將成為矚目的中心。俄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將代表俄羅斯參會。北極理事會主席國兩年一屆,現在,冰島將把主席國身份交給俄羅斯。該機構有8個成員國,均在北極圈擁有領土:丹麥、冰島、加拿大、挪威、俄羅斯、美國、芬蘭和瑞典。北極地區原住民的6個協會,也有常任成員身份。北極圈內富含碳氫能源和硬質礦物,其中包括稀土,很多非北極國家對其也有興趣。其中更為積極的有中國、日本、印度、英國、德國、意大利、韓國和新加坡。這些國家投資經濟項目,並作為觀察員國參加北極理事會工作。大家都明白,北極是地球上的最後“一塊蛋糕”,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

中國是“非北極”國家,但積極參與北極事務

俄羅斯是最大的北極國家,其北極陸地面積約為50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600公里。俄羅斯在開發北極中的主導作用以及與中國的共同利益,為兩國互利合作啓動新的機會。其中例子之一是開採、生產和銷售液化天然氣的“亞馬爾”項目,中石油和絲路基金擁有29.9%的股份。

© 照片 : Novatek亞馬爾液化氣”項目,是中俄在北極互利合作的範例
俄羅斯重返北極,增加地區貢獻權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5.2021
亞馬爾液化氣”項目,是中俄在北極互利合作的範例

“北極發展項目辦公室”專家中心協調員亞歷山大·沃羅特尼科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伴隨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的深入,科研成為中國在北極地區的獨特“軟實力”。

© Sputnik / Vladimir Trefilov“北極發展項目辦公室”專家中心協調員亞歷山大·沃羅特尼科夫
俄羅斯重返北極,增加地區貢獻權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5.2021
“北極發展項目辦公室”專家中心協調員亞歷山大·沃羅特尼科夫
他說:“因中國無法直接參與極地資源利用決策或制定環保規則,由此正落實‘科研外交’:將北極科研提升到全球水平,幾乎參加所有氣候變化論壇,吸引外國學者、其中包括俄羅斯學者參與自己的科研與考察工作。毫無疑問,這項舉措均有助於提高中國在‘北極舞台上’的聲望和重量。中國獲得北極理事會常任觀察員國身份後,承認所指定的規則和國際法條例,並將全面促進北極合作的發展。”
“2018年1月,中國發佈新版北極《白皮書》,將自己定位為‘北極事務的主要參與方’。主要的關注點是;中國的農業、漁業、森工和海運直接取決於北極的環境狀態和軍事安全。北極開發規劃,不止一次被納入到五年計劃中。其中最野心勃勃的項目之一是北極絲路,旨在發展海上貿易線路和北極地區的運輸基礎設施。顯然,中國所制定的項目,將與俄羅斯進行緊密合作,利用俄羅斯的北方海路。這條路線,是亞歐之間最短的水上運輸走廊。”
© Sputnik / Pavel Lvov世界最大的“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在北方海路為船舶破冰
俄羅斯重返北極,增加地區貢獻權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5.2021
世界最大的“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在北方海路為船舶破冰

氣候變暖,垃圾成山

北極地區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感受尤為明顯。與其他地區相比,這裡的變暖程度要快一倍,相應地,冰的融化速度也更快些。對於船舶運輸是好事,但對現有的基礎設施卻是不利消息。俄羅斯60%的領土位於永凍區,而永凍層是整座城市承重表面。凍土地帶消融,建築物可能呈現“漂浮”狀態。問題還在於,融化時,氧氣將進入土壤,有機物開始腐敗。這又增加了二氧化碳向大氣層排放,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除全球變暖外,人為因素也對環境變化起作用。人類在北極經營活動期間,出現了垃圾山,很難評估將在環境造成多大的損失。

北極理事會夥伴責備俄羅斯,其北極區污染最為嚴重。北方和北極經濟中心主任亞歷山大·彼利亞索夫與衛星通訊社分享道,這樣的指責並非空穴來風。

© Sputnik / Vladimir Trefilov亞歷山大·彼利亞索夫教授
俄羅斯重返北極,增加地區貢獻權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5.2021
亞歷山大·彼利亞索夫教授
他說:“對俄羅斯來說,北極是積極經營活動區。總體看,北極和北方地區佔俄羅斯2/3的領土面積,約佔10%的GDP產出和20%的出口量。這些數字表明,俄羅斯需要北極的程度比其他國家高。其他大多數北極國家,比如加拿大和美國,北極在其國家經濟中的角色並沒那麼重要。因此,他們對北極像對待自然保護區那樣,更多的是從事旅遊。俄羅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寫道:‘大自然並不是寺廟,而是一個人類在其中工作的作坊’。在俄羅斯的情況確實如此。當然,人類在工作之余應將垃圾收走,但遺憾的是,做的並不到位。在俄羅斯,僅在北冰洋沿岸就積累了幾百萬個盛裝燃料的油桶,是蘇聯時期運過來的。燃料用完了,油桶卻留下了。”
“俄羅斯北極區需做全面清掃。近年來,在北極海島上組織了若干次自願者考察活動,測試了一些垃圾處理技術。這些倡議,將在公私合作基礎上繼續進行。俄羅斯至2035年北極戰略規劃,已將消除環境損害問題納入其中。”
© Sputnik / Ilya Timin大學生志願者在北極海島上收集蘇聯時期遺留的垃圾
俄羅斯重返北極,增加地區貢獻權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5.2021
大學生志願者在北極海島上收集蘇聯時期遺留的垃圾

北極地區的數字化路線

去年年末,俄羅斯北極地區開始落實大規模的互聯網項目。在北極圈內鋪設14000公里的光纖,通行能力是200兆比特/秒。這條線路從赫爾斯基到東京,將大約沿北方海路幹線通過。俄羅斯北極地區最大的聯邦主體薩哈共和國(雅庫特)行政長官艾森·尼古拉耶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項目極其昂貴,但對國家來說卻極為必要。

© Sputnik / Alexey Kudenko薩哈共和國行政長官艾森·尼古拉耶夫
俄羅斯重返北極,增加地區貢獻權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5.2021
薩哈共和國行政長官艾森·尼古拉耶夫
他說:“當然,北極暫時還處於數字發展的邊緣地帶,儘管對其來說,因距離太遠,數字發展極為必要。對於遠程教育、電視醫療、銀行、國家和城市服務來說尤其如此。對很多人來說這有點令人驚訝,但要知道,雅庫特的一些居民點之間的距離甚至有1000公里之多。”

北極的主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7.02.2017
北極的主人
項目由“Arctic Connect”財團落實,俄羅斯、芬蘭和日本公司參與其中。按計劃,從主電纜到西伯利亞海岸至少鋪設11條分線,將北極地區連接起來。分線資金由北極地區主體自行解決,其中包括雅庫特。值得一提的是,該共和國的居民已在使用高速互聯網。去年,北極圈內的奧利尼奧克鎮已經接入互聯網。為保障1萬人的可靠通訊,預算投入約60億盧布。有關投入資金的回收,根本不在話題之內。

創建新的社保體系,提高北方居民的生活水平,促進商界發展,為國家安全提供保障。為此,俄總理米哈伊爾·米舒什京批准了《北極地區發展戰略和北極地緣政治基礎規劃》。該規劃共納入268項活動,主要章節將於2021-2022年期間完成。此外,內容還包括發展北極船隊和面向未來的科研基礎。俄羅斯重返北極,目的是增加該地區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