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博士,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中國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奧斯特羅夫斯基在接受《共青團真理報》電台採訪時說,到2020年中國航天領域的支出將佔GDP的2.42%,到2025年將佔GDP的3%,即7000億美元。
他說:“任何航天計劃都與科學研究緊密相關,而中國也的確正在為研發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
俄羅斯科學院天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米哈伊爾·薩奇科夫向《消息報》介紹了中俄在太空探索方面可能開展的聯合項目。他說:“中國同行制定了發射中國空間站的計劃,並為該空間站制定了許多科學計劃。宣佈了一系列想法和應用,俄羅斯科學院天文研究所與班加羅爾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印度同行一起向中國同行推薦了自己的光譜儀項目。”他說,印俄光譜儀受到中國同行們的高度贊賞和支持。該項目計劃於2024年實施。
阿列克謝·彼得羅夫在為“金屬專家”撰寫的關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在獲得太空資源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的分析文章中指出,為建立太空資源基地而進行的競爭可能會最終讓中俄聯起手來以遏制美國越來越希望主導開發地球外資源的企圖。這位俄羅斯專家將美國的太空政策等同於殖民主義。
列格努姆通訊社的專欄作家亞歷山大·哈爾傑伊認為,俄中聯合建造長久太空站以探索月球的項目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突破性項目。他解釋說,將中國的金融和技術能力與俄羅斯科學家和專家的能力相結合,將能夠解決太空探索中最艱巨的任務。美國非常擔憂的也正是這一點。
技術政策專家帕維爾·盧津在接受《獨立報》採訪時指出:“美國擔心的不是中國會飛向月球,而是擔心自己在地球上會受到挑戰。北京主要面向發展中國家,正在將自己打造成另一領導者,這才是讓華盛頓感到緊張的地方。”
獨立軍事專家亞歷山大·赫拉姆奇欣在《獨立軍事評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對美國來說,這不僅是一個戰略問題,而且也直接關係到它的國家安全。赫拉姆奇欣認為,美國會千方百計擴大自己在太空的軍事存在,並企圖把盡可能多的導彈部署在軌道上。在這位俄羅斯專家看來,這種太空軍備競賽在技術上是困難的,而且非常昂貴。這讓華盛頓有了遏制潛在對手俄羅斯和中國的機會——俄羅斯受制於經濟,中國受制於技術。
亞歷山大·赫拉姆奇欣寫道:“憑借空軍和海軍的現有手段,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人都不可能對俄羅斯或中國實施解除武裝的打擊而不遭受對方堅決的全面核報復。因此美國將試圖把毀滅性武器放在近地軌道上。”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俄羅斯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