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中國專家和來自世衛組織及10個國家的國際專家共同組成聯合專家組,在武漢開展了為期28天的聯合研究,旨在從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以及分子流行病學和生物信息學等方面對新冠病毒溯源展開研究。
報告稱,聯合研究小組評估了關於病毒引入人類的4個路徑,認為新冠病毒通過實驗室引入人類“極不可能”;經中間宿主引入人類的可能性為“比較可能至非常可能”;從動物直接引入人類的可能性為“可能至比較可能”;也“可能”通過冷鏈食品引入人類。
根據報告顯示,聯合專家組認為由於部分早期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相當數量的病例與其他市場有關,或有部分病例與市場均無關係,可能表明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疫情的最初來源。報告指出,關於華南海鮮市場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傳染病是如何傳入市場的,目前還無法得出確切結論。
報告還表示,迄今為止的調查和針對性研究證據表明,蝙蝠、穿山甲等哺乳動物可能是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的宿主。然而,到目前為止,仍無足夠證據認為它們是新冠病毒的直接源頭。此外,水貂和貓對新冠病毒的高度易感性表明,更多的動物物種可能是潛在的病毒宿主。
報告稱,新冠病毒已被發現在冷凍食品、包裝和冷鏈產品中持續存在。中國的部分病例,以及在向中國供應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的包裝和產品上發現了該病毒,這表明它可以通過冷鏈產品實現遠距離傳播。
最後,研究小組回顧了來自不同國家發表的關於新冠病毒早期傳播的研究數據。調查結果表明,新冠病毒的傳播比最初發現的病例早數個星期。部分疑似陽性樣本的發現時間甚至比武漢首例病例還早,這表明其他國家可能存在漏報的問題。報告稱,然而,到目前為止,研究結果有限。儘管如此,調查其他國家的潛在早期傳播“是重要的”。
報告還提出了聯合專家組下步研究的建議,包括建立全球統一的數據庫,在全球更廣範圍內繼續尋找可能的早期病例,由全球科學家在多國多地尋找可能成為病毒宿主的動物物種,進一步瞭解冷鏈以及冷凍食品在病毒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等。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收到報告全文後,向包括中國專家在內的聯合研究小組表示了感謝,並稱:“我們還沒有發現病毒的來源,我們必須繼續遵循科學,並且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