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經濟將有哪些優先方向?

© AP Photo / Kin CheungТрансляция открытия двух сессий Всекитайского собрания народны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й (ВНК).
Трансляция открытия двух сессий Всекитайского собрания народны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й (ВН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3.2021
關注
週五,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報告時指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率應超過6%。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總體上順利克服了新冠大流行造成的經濟後果,但在某些領域,比如消費、小企業運行和支持就業,依然存在困難。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應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世界媒體和分析師期待“兩會”的召開以及政府總理報告。首先,根據兩會結果,應公佈完整的“十四·五”規劃。與以往傳統不同,將確定不僅是最近5年的主要發展方向,同時還要確定更為長期的前景,某些方面將直到2035年。此外,2020新冠危機年,年度“兩會”改變了召開日期,而且不同以往,未確定GDP的目標指數。因此,分析家們在討論,中國是否會重拾設定量化經濟基準的做法,或者是否將重點放在描述更廣泛的發展輪廓上。

Поставка масок в магазин в Гонконг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3.2021
中國服務業增長為何放緩?
本次人大會議顯示,中國正恢復常態,經濟也變得穩定起來。李克強總理宣佈,2021年,中國GDP增長率應不低於6%。儘管存在困難,但政府還是承諾,將城市失業水平維持在5.5%,並創造1100多萬個勞動崗位。為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消費價格指數將維持在3%區間。根據報告內容,中國政府到2035年前,還將維持GDP翻番的目標。為完成此項任務,2025年前,中國經濟增速應平均維持在5%以上。

去年,為抗擊新冠危機,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預算赤字數十年中首次增加到GDP的3.6%。中央政府批准發行1萬億人民幣的特別國債,以應對疫情。此外,還增加地方政府發行債券配額,數額高達3.75萬億元。自然人納稅稅基增加到5000元,取消了一些稅種,比如增值稅。

中國推出的措施相當適度,貨幣政策也相當溫和。這點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後者推出的利率幾乎接近於零,而且向本國經濟漫灌流動性。這些舉措造成一定的負面結果。多年來,中國一直在解決2008年以來經濟中積累的槓桿問題,因新冠疫情,暫停此類政策。去年,中國GDP中的債務總量從250%增加到270%。因此,在逐步將取消刺激性政策。總理在新報告中指出,中國不準備發行新的新冠債券,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配額也下降到3.65萬億元,預算赤字從3.6%下降到3.2%。去年,對中國來說,所採取支持經濟措施是緊急性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賈晉京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強調,從報告內容看,中國政府還是維持質量增長原則,而非追求數字。

他說:“根據政府報告,中國基本走出了疫情帶來的結構性經濟衝擊。在疫情的背景之下,經濟運轉恢復正常,回到了合理區間。那麼在經濟運行恢復正常之際,如何做好開局?我認為是值得關注的一點。另外,報告還提及,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以改革創新為根本核心,推動高質量發展。可以說高質量的發展要求是要優先於經濟增速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更大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這就是2021年的經濟發展核心,其他內容都是在圍繞著這一核心利益來展開的。而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政府當時出台了很多臨時性的措施,包括報告中表示不再發行的抗疫特別國債。可以說隨著疫情的逐步恢復正常,經濟側重點也在回歸正軌。如果沒有疫情的衝擊,我們本來就在進行正常的新一輪經濟重點改進,比如要素市場化。”

Солдаты Народно-освободительной армии Китая (НОАК) в защитных масках проходят маршем мимо входа в Запретный город в первый день Всекитайского собрания народны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й (НН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3.2021
中國將經濟潛力增長轉化為加強國防能力
儘管2020是危機年,中國也未制定GDP增長目標,但在G20中,是唯一實現2.3%增長的國家。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當年最終解決了貧困問題。正如中國政府早前所宣佈的,近一億人脫貧。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00年,中國居民約49%處於貧困線下。但在20年時間里,約有5億多人提高了生活水平,國家在中共建黨100年慶典之前實現了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目標。

解決掉基礎而又實質性的社會經濟問題後,中國奔向質量發展目標。對此,本次政府報告中也有體現。李克強宣佈,中國今年落實的計劃是,將在2030年前達到溫室氣體排放峰值,而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此,國家計劃在2025年前將能源總量縮減13.5%,佔單位GDP的18%。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基礎科技和技術獨立,是國家發展的關鍵要素。首先,伴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正失去以往的廉價勞動力優勢。為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需向價值供應鏈上游挺近,創造更多的附加值。為此需要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生產。

考慮到外部環境較差,技術交流受限,對北京來說,唯一的保障長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可能性是實現技術獨立。中國政府為此將不惜資源。正如李克強在報告中所強調的,2021年,中央政府用於基礎科學研究的資金將增加10.6%。可以期待,中國最近5年用於科研方面的經費,每年將最少平均增加7%。此外,中國政府還承諾,將更加積極地吸引國外有才華的學者和專家。李克強指出,為此,國家移民政策可能出現一些變化。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