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此評論了日本未來學家川口盛之助(Morinosuke Kawaguchi)的話。川口盛之助對衛星通訊社說,機器人應該代替人類進行太空飛行。
杜多羅夫說:"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夠執行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內外部進行的操作的機器人系統。將來,當我們製造出遠程控制機器人系統時,就可以改用這種操作,讓它們維護空間站的運作、進行太空實驗。 但目前這仍然是遠景。"
他補充說:"空間站80-90%的操作可以通過自動化和機器人執行,但仍有10-20%的操作只能由人來執行。"
他說,在新一代近地軌道站、月球附近軌道站和行星基地的項目中,最初設想的是在沒有人的情況下使用機器人維護基礎設施的可能性,但機器人無法完全替代人類。
2019年,俄羅斯國有航天集團公司將"安卓技術" 科研生產聯合體開發的"費奧多爾"(Fyodor)機器人發送到國際空間站,並在自主以及宇航員控制模式下對其進行了自動測試。杜多羅夫先前向衛星通訊社表示,2022-2023年將在太空中測試用於在國際空間站以外執行任務的Teledroid機器人。
杜多羅夫說:"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夠執行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內外部進行的操作的機器人系統。將來,當我們製造出遠程控制機器人系統時,就可以改用這種操作,讓它們維護空間站的運作、進行太空實驗。 但目前這仍然是遠景。"
他補充說:"空間站80-90%的操作可以通過自動化和機器人執行,但仍有10-20%的操作只能由人來執行。"
他說,在新一代近地軌道站、月球附近軌道站和行星基地的項目中,最初設想的是在沒有人的情況下使用機器人維護基礎設施的可能性,但機器人無法完全替代人類。
2019年,俄羅斯國有航天集團公司將"安卓技術" 科研生產聯合體開發的"費奧多爾"(Fyodor)機器人發送到國際空間站,並在自主以及宇航員控制模式下對其進行了自動測試。杜多羅夫先前向衛星通訊社表示,2022-2023年將在太空中測試用於在國際空間站以外執行任務的Teledroid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