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學家在“活化石”矛尾魚體內發現進化基因

CC0 / / Молекула ДНК
Молекула ДН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2.2021
關注
《分子生物學與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日前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章稱,加拿大科學家在矛尾魚體內查明62種在過去1000萬年進化過程中獲得的相對年輕基因。

A tiny 'fingertip-sized' pygmy chameleon is seen at Chester Zoo, Chester, Britain January 29, 2020.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02.2020
肯尼亞化石和古代洋流圖揭開變色龍起源之迷
科學家此前認為,作為“活化石”的矛尾魚在四億年期間都沒有改變過。1938年,首次在南非沿海捕獲矛尾魚(Latimeria chalumnae),這種魚的解剖結構與被認為滅絕的矛尾魚的化石完全一致。

研究表明,儘管矛尾魚的身體在數百萬年中幾乎保持不變,但它們的基因組仍在繼續進化。新的基因通過基因水平轉移過程從其他物種轉移到魚類中。它們從轉座子(transposon) 進化而來,也就是所謂的“自私基因”(selfish gene)。轉座子的任務是自我複製,它們通過在物種之間移動來完成這一任務。

研究負責人、多倫多大學泰倫斯·唐納利細胞及生物分子研究中心分子遺傳學教授蒂姆·休斯表示,尚未確定62個新基因的功能是甚麼,同時其中許多基因編碼DNA。此外,它們還可能參與基因調節,即使是微小的調節改變對進化也很重要。

科學家此前已經瞭解許多轉座子水平基因轉移的例子,但是矛尾魚的基因轉移過程規模令科學家意外。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