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救援”項目出現於2018年,把智能技術在社交網絡上發現令人警覺消息的能力和志願者的工作結合了起來。這些志願者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還有那些僅僅是甘願關心他人的人。 到2020年底該項目成功阻止了3629起自殺企圖。
黃智生教授告訴記者:“由於這個社交媒體的主人是自殺的,所以大多數到‘樹洞’去表達的都是很絕望、痛苦,甚至想自殺的人。因為這些都是公開的,我們通過網絡機器人去抓取這些公開信息。我們就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去監控在新浪微博上面比較特定的幾個影響力比較大的‘樹洞’,每天去抓取這些信息,再通過人工智能手段對所表達的內容進行分析,最後列出他們自殺的風險。”
然後,專家再用0到10的等級來確定一個人的焦慮和自殺念頭的概率。專家將嘗試確定此人目前的位置,並找到其親戚和朋友,而心理學家則在網上與他聯繫。黃智生教授接著說:“我們就會通過解讀他在微博裡面留的各種信息,包括他所關注的其他網絡好友,猜測到他可能是甚麼人,有甚麼方式可以跟他聯繫上。甚至可以問一下他加的一些好友,問他們知道不知道這個人, 能不能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我們最後就通過報警來採取行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80萬人自殺,即每40秒自殺一次。 79%的自殺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自殺佔世界所有死亡人數的1.4%。
Covid-19大流行導致自殺人數增加,這是東京醫學科學家得出的結論。他們在一封公開信中警告說,在先前爆發的SARS和MERS冠狀病毒感染中,患者中就有自殺病例記錄。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英國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患有COVID-19的患者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冷漠和焦慮症。
黃智生教授將這些令人痛惜的統計數字與長期的孤獨聯繫在了一起。他解釋說:“我們所觀察到的疫情對人的影響,特別是對抑鬱症患者的影響,主要在於由於隔離不能自由出去、看病,或者由於隔離導致跟家人比以前更經常地在一起,進而發生家庭內部的衝突,或是由於隔離導致行動上不方便,他們以前習慣於通過到外面走走來緩解心理的手段。得不到實現,就導致了那種這種挫敗感跟絕望。”
黃智生專家還對經歷2020年的考驗後人們心理健康的擔憂。他說:“我們‘樹洞救援’是從2018年4月份開始的。2020年的數據跟2019年相比,‘樹洞’裡面發生級別風險比較高的,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我們發現這種高自殺風險的發生率增加了40%。也就是說,實際上疫情對人的精神健康狀態,特別是自殺傾向確實有明顯的衝擊。”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公佈的2019年全球凶殺案研究報告,薩爾瓦多在自殺人數方面名列第一。中國排名第204,而俄羅斯和美國分別排在第56和第94位。
根據《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國27年以來的自殺率下降了64%。中國也因此已成為預防自殺的第一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