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因西方民主政治模式難以複製中國經驗

© AFP 2023 / NARINDER NANUПокупатели в магазине электроники в Индии
Покупатели в магазине электроники в Индии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2.2021
關注
印度經濟和工業仍然高度依賴中國,印度商務和工業部發言人桑賈伊·查達(Sanjay Chadha)表示。他在全印度中國研究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指出,印度製造的電子產品有85%依賴於中國組件。查達還說,印度的制藥業也離不開中國原料。

這位商務和工業部發言人表示,印度需要加大力度,使工業零部件供應商多元化。他說,印度沒有尋求擺脫中國。他說,這不是針對中國,而是需要多元化以確保穩定的供應鏈。因此,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由於採取抗疫措施施行的封鎖,中國暫停了關鍵部件的生產。當時印度的外交使團積極設法與印度主要中間產品的其他替代供應商建立聯繫。

Недавно построенный китайский населенный пункт близ границы с Индией в зоне конфликта. 1 ноября 2020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2.01.2021
專家:印度將利用現有機制緩和印中緊張局勢

幸運的是,中國能夠迅速應對這種大流行並恢復了生產和商業活動,而中國經濟也是2020年唯一出現增長的G20國家。因此可以說,大流行對中印合作沒有太大影響。但是這種情況提醒印度政府,過度依賴任何供應商都可能會損害生產鏈的穩定性,並最終威脅到本國穩步的經濟發展。

乍看起來,減少對中國依賴的願望似乎與印中惡化的政治關係有關。確實,在拉達克發生邊界事件之後,印度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性經濟措施,包括許多中國移動應用已被禁止。印度監管機構強烈建議網絡運營商拒絕與中國電信製造商合作。儘管如此,中國仍然是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去年的貿易額達到876億美元。去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下降了10.8%,這降低了兩國間的貿易失衡。深圳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主任郁龍余教授認為,將來兩國間的經濟合作只會越來越強大,因為印度沒有其他選擇。

郁龍余主任說:“我認為中印關係會總體向好,其中一個極大的客觀原因就是美國在走下坡路。過去一些印度高層將寶押在了美國身上,現在看來也是保不住了。另外特朗普下台了以後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雖然拜登上任後短間內簽署了不少行政命令,但要想改變美國走下坡路的趨勢還是很難的。所以在這種外部形勢下,印度國內主張向中國靠攏、與中國友好的呼聲是日漸高漲。”

Магазин телефонов в Индии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12.2020
與印度政府相比,印度人民顯然更加清醒
印度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建立本國的工業實力,這裡有其純粹的經濟原因。上世紀50年代初農業在印度GDP中所佔的份額超過50%,而工業和服務業的份額分別為11%和33%。上述經濟部門分別提供了72%、11%和17%的就業崗位。隨後農業在印度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份額急劇下降,而工業生產,特別是服務業所佔的份額則顯著增加。目前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為54%,工業為17%,農業為16%。但是,服務部門提供就業方位的效率要低得多。服務業雖在GDP中所佔的比重巨大,但僅佔新工作崗位的32%。相比之下:工業佔26%,農業佔42%。印度人口超過13億,創造就業機會是一項重大的社會經濟挑戰。

印度政府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提高本國工業的競爭力。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製造”計劃應該明顯減少印度進口份額,並確保本國許多產業的完整生產鏈。印度政府計劃在2022年之前創造約1億個新的工作崗位。但是目前該計劃的有效性被划上了問號。例如,在印度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徵收關稅之後,這些產品的進口替代並未發生。實際上,雖說從中國的進口減少了,但是從泰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購買的類似產品卻隨即增加了。在實施“印度製造”的頭兩年中,僅創造了約64萬個新工作崗位。由此可見,需要非常大的飛躍才能在2022年之前實現這一目標。

印度政府也在考慮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支持關鍵工業部門。 2020年批准了生產相關激勵(PLI)計劃,該計劃為10個關鍵行業提供補貼,包括電子和制藥行業。該計劃的實施始於智能手機製造商。例如,任何在印度生產智能手機的製造商(每台價格都超過1.5萬盧比,相當於205美元),將獲得額外銷售成本的4%至6%的補貼。可見,根據政府的計劃,生產者將對增加國內產量表現出興趣,因為這樣一來,補貼將直接取決於國內產量的增長幅度。確保進口替代的努力是完全合乎邏輯的旨在提高世界市場競爭力的戰略的一部分。正如郁龍余教授所說,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試圖實現經濟和工業獨立,唯一的問題是印度將有多大能力實施這一戰略。

郁龍余主任說:“印度作為一個世界大國,追求供應鏈的多元化是非常正確的反應,是自我保護的一個必然想法。中國是印度的鄰國,對他們提出多元化的訴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同樣希望自己的工業和核心產業能夠多元化發展,不受制於他人。當然,印度的想法今後能實現多少,就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還要取決於他們在實現多元化的過程中所採取的策略。就未來中印經濟合作的發展前景而言,我個人是非常看好的。我們常說中印之間互補性強,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經濟上的互補性強,包括交通、科技研發以及工業農業方方面面,都能產生極大的互補效應,而這種互補性就是合作的基礎。”

最初印度和中國在發展方面具有相似的人口和社會經濟等先決條件。類似的數字適用於許多指標:GDP,人口。甚至公路和鐵路的長度也差不多。然而舒適的子彈頭列車現在正在中國各地奔跑,印度的鐵路基礎設施卻並沒有太大變化。中國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而大多數印度公路單向且只有一條車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印度的五倍。就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而言,印度不僅落後於中國,而且落後於許多欠發達的亞洲國家。郁龍余專家認為,印度由於借鑒了西方的政治模式,已經無法複製中國的機制。

郁龍余教授接著說:“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印度在獨立以後實行了西方式的議會民主制政體,然而今天這一制度在全世界越來越經受不住實踐的考驗。我們可以看到最大的民主國家美國在疫情面前表現得一塌糊塗,印度自然也是此。而且西方民主國家在糾正政府行為錯誤時,通常需要反對黨重新執政繼而推翻上一任執政黨的政策,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往往所承擔的代價太過高昂。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印度是很難學習或複製成功中國的機制的。”

中印決定不談政治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10.2019
中印決定不談政治
這裡的悖論表現在,印度的民主制度,加上官員缺乏紀律性以及百姓的思想僵硬阻礙了本國的發展。大量的時間和資源花費在各種審批上。例如,早在1999年時任印度總理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就開始了一項建設高速公路的項目。這條公路應把在印度最大的城市新德里、孟買、金奈和加爾各答連成一體。這項工作本計劃於2006年完成。但實際上僅在2012年才開始通車:因為需要從主人手中購買土地,還有官僚主義作風導致的拖延,以及缺乏資金等眾多法律程序,所有這些將項目的實施延長了六年。

中國在抗擊大流行中的經驗表明,在關鍵時刻集權政治體制並調動所有可用資源為完成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何等重要。當然韓國和日本等其他具有民主政權的國家也都成功地應對了這一大流行。但是重要的是還要知道,這些國家在領土和人口方面的規模無法與中國或印度的規模相提並論。

現在,對印度而言,實現經濟突破非常重要,而在由上到下的更加嚴格的經濟管理環境下,實現這一目標要容易得多。但是這裡社會的穩定也很重要。如果不能逐步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就很難保證做到這一點。正如專家所說,在這方面,與中國合作將有助於穩定經濟形勢,增加雙邊貿易額。無論如何,中國擁有一切資源為印度提供不間斷的中間產品供應,而隨後生產這些中間產品又可以給印度創造必要的就業崗位。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