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AI)和雲計算在內的數字技術如何改變中國經濟的一個例子。中國第一個電子商務平台是阿里巴巴的淘寶,於2003年6月啓動,距世界衛生組織宣佈SARS爆發僅一個月。但是直到2013年電子商務才開始增長,當時智能手機和3G / 4G網絡獲得廣泛應用。此前在線商店主要建立在台式計算機和2G無線網絡上,因此使用戶感到不便。到2019年底在線購物已超過中國零售總額的四分之一。
數字技術正在改變中國的經濟,通過替代勞動力並改善用戶體驗,使其變得更加便捷、高效、成本更低。在許多經濟領域,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類,進而幫助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但正如東亞論壇文章指出的那樣,數字化轉型才剛剛開始,要充分瞭解它對經濟的影響還需要時間。
Axios網站最近刊文介紹了2020年中國的發展成果。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中國在過去一年取得了勝利。文章指出,到今年年底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而非萎縮的唯一大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中國將變得更加強大:預計中國經濟將在2021年增長8.4%。如果當選總統拜登視中國為“最大競爭對手”,那麼在他的任期內兩國競爭將比歷史上任何其他時刻期間更加激烈。文章作者在列舉了中國成功的統計數據之後,又引用了美國的相應數據進行比較。兩者反差十分驚人。在今年收縮3.6%並預計明年增長4%之後,到2021年底美國經濟將僅比2020年初增長0.25%。作者認為,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美國外交構成嚴峻挑戰。 Axios的文章最後寫道,拜登只有使出所有魅力和外交能力才能建立一個可以遏制中國的聯盟,甚至可以將其推向對美國更友好的方向。
佈雷默還看到當前局勢的另一重要特徵,即中美間的相互依存與20世紀中葉美蘇間的關係有很大差別。對於美蘇來說,唯一真正的共同利益是避免用核武消滅對方。然而,在目前的所有動蕩中,即使對某些方面不滿意,中國仍然是當前世界秩序的巨大經濟受益者。此外,中美兩國在許多領域必須共同努力以實現共同目標:核不擴散,宏觀經濟穩定,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制止當前的疫情。
新冠疫情在整個一年的時間里都沒有從全球媒體上消失。在今年的最後幾天,這個話題仍然備受關注。不過一些文章的語氣和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了變化——如今,當中國顯然已經挺住之後,有關北京如何防止新的輸入新冠病例的消息越來越多。據路透社報道,中國肉類進口商和加工商已要求COVID-19疫情嚴重的國家的出口商加強對貨物的檢查,然後再運往世界最大市場。路透社指出,中國在進口食品和包裝上發現冠狀病毒後,已經加強了對冷凍食品的消毒和病毒檢測。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