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選舉結果的可能性不大
嚴雨竹認為,“特朗普希望依靠訴訟程序及動員支持者抗議改變選舉結果的可能性不大”。
她指出,目前,雖然美國總統選舉仍未塵埃落定,佐治亞州已於11月6日宣佈啓動重新計票,特朗普也已申請威斯康星州重新計票。但就當前情況來看,特朗普在幾個爭議州翻盤的可能性不大。美國在多年選舉歷史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嚴密的計票程序和規範,動用法律程序檢查出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的大規模舞弊的可能性較小。
專家強調,但是需關注的是,到明年1月20日新總統宣誓就任之前,特朗普仍可能在剩餘任期內以訴訟、動員抗議等手段繼續糾纏選票問題。
選舉折射出的美國政治社會問題
在嚴雨竹看來,此次選舉折射出了美國的政治社會問題。她認為,如果拜登當選,必將面對一個分裂的權力機構和社會。
嚴雨竹分析道,美國的整體衰落導致社會分裂加劇,民粹主義不斷抬頭。與2016年相比,此次選舉反映出美國正在全方位衰落,政治極化現象變得更為深刻和嚴重。美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萎縮,而極少數人掌握的絕大多數財富還在進一步增長,這造成社會貧富分化的加劇以及中低收入階層基數的擴大。此外,美國高等教育費用很高,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逐年降低導致特朗普的反智主義言論擁有巨大市場,並培育出民粹主義的溫床。極化現象造成美國社會產生不可彌合的鴻溝,受過本科以上教育的人口傾向於支持民主黨,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美國人基本會成為共和黨的支持者。
嚴雨竹強調,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受歡迎程度可能也意味著,未來美國不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有可能選出一個更加符合底層民眾喜好、也更“民粹”的代表性政治人物,包括湯姆·科頓(Tom Cotton)在內的許多年輕共和黨議員已經在走這樣的政治捷徑。
在專家看來,“如果拜登當選,必將面對一個分裂的權力機構和社會。在國會基本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如何在兩院推進重大事項、如何在任期內有所作為,均將成為民主黨未來執政的困境”。
民主黨未來執政所面臨的問題
嚴雨竹認為,人口遷移趨勢、選舉人團制度長遠來看對民主黨不利。此外,民主黨如果希望能夠在中期選舉中贏得更多國會席位並在下屆選舉中保住總統之位,就必須考慮老工業區“鐵鏽帶州”如何振興的問題,這對民主黨來說是一個困境。
她稱,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美國的人口流動就保持著從東北部、中部向西部、南部轉移的趨勢,這意味著今後來自西南部州的眾議院席位還會增加,未來的資源、權力分配都會隨著人口向西南部轉移。目前全美有84%的人口集中在東、西海岸的25個州,包括加利福尼亞、紐約州等,剩下的16%居住在中西部的25個小州。儘管人口分配極端不協調,但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賦予中西部小州超越其人口比例的權力,其在總統選舉中擁有的選舉人票數對於主要選民都集中在某些大州的民主黨來說十分不利。此外,人口分布懸殊的兩片地區各包含25個州,卻擁有相同的參議員席位,16%的美國人口掌握著參議院的一半權力,這也就導致更加排外、反對全球化的內陸小州掌握著更多話語權,將進一步影響美國立法、決策以及整個政治走向。
專家強調,由於美國國家實力的整體下降,民眾若想改善生活質量就必須擁護全球化,通過外國廉價商品降低生活成本,但這就會犧牲本國製造業的發展。特朗普在其任內選擇了製造業回歸、振興本土製造業、與中國打貿易戰,雖然贏得了一部分傳統白人的支持,同時也以犧牲普通民眾生活質量為代價。未來民主黨面臨的兩難境地在於,究竟是繼續走特朗普的老路、選擇在產業鏈和製造業問題上“重回美國”,還是以中低收入人群的幸福為首要目的、回歸全球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