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帕戈斯企鵝(Spheniscus mendiculus)是企鵝種群中最小的一種,成年企鵝的體長很少能達到半米,體重只有2.5公斤。它也是唯一一種不生活在南極洲、而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加拉帕戈斯群島鸕鷀 (Phalacrocorax harris)則是鸕鷀種群中最大的,體重可以達到5公斤,身長達1米。由於翅膀太短,弱翅鸕鷀無法飛行。加拉帕戈斯群島鸕鷀通過在大海中潛水獲取食物,它們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兩座島嶼上,分別是費爾南迪納島和伊莎貝拉島。大約90%的加拉帕戈斯企鵝也生活在這兩座島嶼上。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弱翅鸕鷀屬於易危物種,而加拉帕戈斯企鵝屬於瀕危物種。
今年9月,“加拉帕戈斯群島”國家公園和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對兩種鳥類的數量進行統計。根據最的統計,弱翅鸕鷀2020年的數量為2220只(2019年為1914只),加拉帕戈斯企鵝的數量為1940只(2019年為1451只)。2020年,弱翅鸕鷀的數量是自1977年以來整個觀察歷史上數量最高的,加拉帕戈斯企鵝的數量則是自2006年以來最高的。
科學家認為,這些鳥類的數量會隨著氣候條件變化而出現明顯的波動。在觀察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南美洲西海岸附近的地表水溫升高,由於缺乏食物,鳥類數量會減少。比如,1983年,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將近一半的弱翅鸕鷀死亡,只剩下大約400只。此後,種群數量逐漸恢復。然而,在2006-2007年,由於新的厄爾尼諾現象,弱翅鸕鷀數量再次從1500只下降到900只,之後出現新的增長。目前,太平洋水溫出現相反的波動情況,也就是所謂的拉尼娜現象,這有利於保證企鵝和鸕鷀的食物基礎。
科學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也是另一個因素。由於隔離制度,今年前往加拉帕戈斯島嶼的遊客數量大幅減少,因此沒有人打擾鳥類的沿海築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