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俄羅斯宇航員阿納托利∙伊萬尼申和伊萬∙瓦格納借助茶袋發現“星辰”號艙中轉隔艙寬帶通信系統設備所在區域有“漏氣洞”。
為了確認確已找到了“漏氣”位置,地面專家請求宇航員用塑料薄膜將裂縫區域封住,中間放一小塊海綿,以便形成一個氣泡。
如果出現洩漏,氣泡就會憋破。
伊萬∙瓦格納對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稱:“千真萬確,看到薄膜貼到艙壁上了(氣泡憋破了——編注)。”
地面專家告訴瓦格納,在宇航員今天用薄膜封堵住裂縫區域之後,要關閉“漏氣”的中轉隔艙,以便檢查艙壓。
國際空間站2019年9月曾查出有空氣少量洩漏。2020年8-9月份,在洩露速度擴大到5倍之後(從每天270克增加到1.4公斤),隊員們兩次關閉各艙段的艙門,以檢查其密封性,並在俄羅斯段中規避數日。
後來發現洩漏地點位於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
國際空間站的失壓速度為每8小時1毫米汞柱。
不過,據俄航天集團對衛星通訊社表示,這對國際空間站的隊員沒有危險,也不影響空間站在載人狀態下的飛行。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段飛行負責人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對空間站隊員表示,空氣洩漏“極小”,“時有時無”,也可能找不到0.6-0.8毫米的推測孔洞或裂紋。
俄航天集團載人航天計劃執行主任謝爾蓋∙克里卡廖夫認為,如果隊員們長時間無法排除洩露,則需要向該空間站運送更多空氣。
為了確認確已找到了“漏氣”位置,地面專家請求宇航員用塑料薄膜將裂縫區域封住,中間放一小塊海綿,以便形成一個氣泡。
如果出現洩漏,氣泡就會憋破。
伊萬∙瓦格納對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稱:“千真萬確,看到薄膜貼到艙壁上了(氣泡憋破了——編注)。”
地面專家告訴瓦格納,在宇航員今天用薄膜封堵住裂縫區域之後,要關閉“漏氣”的中轉隔艙,以便檢查艙壓。
國際空間站2019年9月曾查出有空氣少量洩漏。2020年8-9月份,在洩露速度擴大到5倍之後(從每天270克增加到1.4公斤),隊員們兩次關閉各艙段的艙門,以檢查其密封性,並在俄羅斯段中規避數日。
後來發現洩漏地點位於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
國際空間站的失壓速度為每8小時1毫米汞柱。
不過,據俄航天集團對衛星通訊社表示,這對國際空間站的隊員沒有危險,也不影響空間站在載人狀態下的飛行。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段飛行負責人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對空間站隊員表示,空氣洩漏“極小”,“時有時無”,也可能找不到0.6-0.8毫米的推測孔洞或裂紋。
俄航天集團載人航天計劃執行主任謝爾蓋∙克里卡廖夫認為,如果隊員們長時間無法排除洩露,則需要向該空間站運送更多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