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摩根大通集團(J.P. Morgan Chase & Co.)不久前把對中國4月的增長率預測從1.3%上調到2.5%。世界銀行和其它組織的經濟學家們還開始建立對中國更樂觀的預測。據《華爾街日報》(WSJ)報道,許多美國專家相信,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經濟呈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 International Inc.)、特斯拉(Tesla Inc.)、星巴克集團(Starbucks Corp.)和許多其它公司已經指出,中國的收入在增長,而世界其它地區的收入則持續減少。比如,萬豪國際集團透露,2020年二季度萬豪在中國境內的客房入住率達到60%,比去年70%的客房入住率低不了多少。
“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未來將繼續增長,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這些都是中國市場潛力的有利證明,中國也一直在擴大對外開放,歡迎各國共享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徐雪梅說。她解釋了美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只會繼續上升的原因。
按照世界銀行的估計,今年在出台各種與新冠肺炎病毒相關的限制措施的背景下,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比去年下降6.1%,日本也同樣如此。歐元區經濟將下降9.1%。
但不僅有這些預測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經濟地位可能得到鞏固。《華爾街日報》也援引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的話語指出,在新冠肺炎病毒爆發前,該行曾預測中國GDP在2019年到2023年間將增長26%,而美國GDP將增長8.5%。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後果,德意志銀行預計中國GDP在2019年到2023年間的預測增長降幅不大,達到24%;而同一時間內美國GDP的預測增長降幅將為從前預測數值的兩倍多,達到3.9%。此外,最初曾預測中國今年的GDP增長將超過歐元區5.1個百分點,但現在這個差距可能翻倍。
“2019年中國初步覈算的全年國內生產總值是990865億人民幣,美國是21.43萬億美元,中國GDP總量已經接近美國的70%。後疫情時期,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趕超美國面臨一定的機遇,主要有兩點。一是率先走出疫情的優勢,很多機構預測中國是今年唯一有望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目前來看,美國仍然沒有在防控疫情和重啓經濟之間找到平衡,經濟前景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二是後疫情時期正好是中國“十四五”時期,也是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的開局時期,只要中國繼續推進高質量發展,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縮小與美國的經濟差距是可以實現的,”——徐雪梅說。
全世界2020年所經歷的經濟危機可能將是強勁經濟體之間開展更緊密協作的另一個推動因素。世界經濟損失和中國更正面的形勢和機會,以及中國擴大開放,比如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外商投資法》和簡化外商投資准入等,可能使經貿合作成為擺脫危機的必要措施,即便是對那些雙邊關係目前正在經歷緊張時期的國家來說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