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即將建設研發中心的消息在華盛頓引起了激烈批評。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專責委員會主席湯姆·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說,美國總統辦公廳的高官與自己聯絡,對華為在英國的新項目表示不安。圖根哈特指出,華盛頓擔憂華為公司將利用這個中心在英國測試美國芯片,相應地,會繞過美國制裁發展在先進微電子元件中的權限。美國像過去一樣,指出華為似乎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者會侵犯知識產權。
然而,劍橋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是地方政府批准的。南劍橋地區理事會委員會以絕對多數——9:1——對華為建設研發中心項目進行了表決。這說明,哪怕是美國的親密盟友,英國也不能完全把自己的命運交給華盛頓掌管。英國有著絕佳的知識資源,也有許多突出的科技思想。
但為了實現這些思想,離開華為公司和中國其他公司是行不通的,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王義桅相信:“華為作為全球性企業,儘管目前遭受美國的不斷打壓,但是仍有超過一半的利潤來自海外。當前華為在英國、法國、德國都有自己重要的研發中心,真正實現了當地研發、當地生產、當地消費。此次華為在劍橋園區的規劃就是著眼於未來,可以說已經深度與英國未來的科學研究計劃相關聯。雖然美國控制“五眼聯盟”國家,要求英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華為參與本國5G建設或者加強這方面的審查,但是英國不可能把前途和命運完全押在美國身上。英國是傳統的老牌工業國家,脫歐帶來了一系列的相關風險和衝擊。雖然英國有很多科學設想,包括在劍橋也有非常優秀的研究團隊,但是由於面臨著極大挑戰,若是希望將這些設想轉化為實踐,恐怕確實需要與華為等中國企業進行合作,才能參與更多的標準制定,不至於未來被美國所壟斷。”
英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直接投資接受國。在過去19年來,中國對英國的直接投資金額超過500億歐元。許多年來,英國通信運營商積極與中國各公司合作,建設通信基礎設施。目前三分之一多的英國現行通信網絡都依賴華為設備。
美國早在去年就向倫敦施壓,使英國在建設5G網絡時棄用中國設備。像現在一樣,動機都是似乎威脅到國家安全。在此情況下,美國高官指出倫敦在“五眼聯盟”中擁有會員國資格,他們指出,在英國“不服從”的情況下,他們可能停止與英國交換敏感情報。
英國約翰遜政府努力找到妥協解決辦法。從一方面來說,他們不想與因華為公司而與主要盟友美國發生爭端,但哪怕從技術原因來看,完全放棄中國供應商也未必是可行的。不得不改造本國現有的基礎設施,而這耗時長久且價格昂貴。與此同時,華盛頓也沒有準備好為這些項目提供融資。
英國在年初時宣佈,將不會把包括華為公司在內的一些供應商從本國新一代通信網絡建設中排除出去。但為了支持競爭,每個生產商在基礎設施中的最大比重不得超過35%。何況,在戰略設施和軍事設施附近安裝通信設備寫有單獨限制。
在美國商務部發起禁止供應利用美國技術生產的軟件和產品的新一輪制裁後,考慮到包括基站、路由器、交換機,以及智能手機都在利用美國技術生產的芯片上運行,中國華為公司現在的確遭遇到發展挑戰。從一方面來說,華為在預見到這種事態演變後,在過去兩年內加大採購量充實倉庫。按照不同的估計,華為公司的必要元件儲備夠用兩年,以保持現在的生產量。英國媒體指出,讓國家依賴於一個生產能力在未來幾年間不確定的供應商,這並不安全。似乎正因這些考量,倫敦開始重審關於華為公司的決議。
據預計,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將對華為參與5G建設事宜作出裁決。有3個可能的事態發展方案:或者一切保持原狀;或者逐步減少對華為公司設備的採購量,幾年後完全放棄華為的新元件;或者現在就開始停用華為現有設備,重建現有的基礎設施。
但實踐表明,華為公司與倫敦的合作不僅因5G而牢固。按照《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s)雜誌的數據,華為公司在英國或直接、或靠運營供應鏈而間接創造了2.6萬個工作崗位。2018年華為公司在英國的活動為該國國家經濟帶來了17億英鎊的額外收入。華為公司承諾將在脫歐後斥資約20億英鎊用在技術與服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