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生物醫學的一個方向是完善生產用來恢復纖維或定點輸送藥物的聚合構架的材料。在“注入”所需的細胞或藥品後,構架被植入受損器官區域,爾後逐漸溶解,以自身機體組織代替。
學者們說,儘管當代聚合構架擁有良好的機械性能,但它的使用迄今仍受到一個嚴重問題的限制:聚合構架的生產材料在與水分子作用時會“濕透”。
“疏水性使細胞的結合及其壓力惡化,並增加機體聚合構架的分解期限”,——托木斯克理工大學化學和生物醫學技術研究所研究生、研究團隊成員安娜·利波夫卡介紹說。
存在提高疏水性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進行等離子體處理。但學者們解釋說,幾天後,等離子體處理的效果就會變弱,幾周後就完全消失,從而使成活率變差。
為了改善其性能,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學者們決定往等離子體處理表面補充薄薄一層氧化石墨烯鍍層。學者們解釋說,這種納米材料的親水性高,而且親水性不隨時間流逝而退化。
比較試驗表明,所處理過的材料保持必要親水性的時間相當長。學者們說,這是在研發安全植入材料時所取得一項重大成果。在治療心血管疾病、腫瘤疾病和系列其它疾病時,植入材料是當代恢復外科所亟需的。
未來,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們進一步計劃研究在植入時與活細胞和組織的相互作用。他們還計劃與倫敦國王學院(英國)的專家們運用激光處理製造導電層,這有助於對機體中的聚合構架狀況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