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週二上午透露,北京確診的新的COVID-19病例人數為106。所有感染都與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據悉,在市場三文魚案板上發現了冠狀病毒的痕跡。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資料,所檢測到的病毒株有別於武漢爆發的病毒株。這次對中國來說屬於新的COVID菌株卻與歐洲的相同。因此疾控中心不排除該病毒是從其他地區進入北京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與進口魚一同進入市場的。
不過在新發地市場附近的一些城區,已進入“戰時狀態”。市場和附近的商店都已關閉。所有居住在市場附近的人都必須遵守自我隔離制度。該地區的學校業已關閉。現在正在積極追蹤病人的接觸者。然而感染已蔓延到該地區以外。在北京另一地區北京西城區一個市場上,至少發現了一例新冠感染病例。
這一情況在全球股票市場引起恐慌。標普下跌逾2%,納斯達克下跌1.5%。亞洲交易大廳更加恐慌。韓國Kospi指數下跌4.9%,香港恆生指數下跌2.2%,日本Topix指數下跌2.5%,中國內地市場指數滬深300指數下跌1.2%。
美國的情況也在惡化。截至本週初,隨著疫情限制性措施的逐漸放寬,22個州的病例人數開始增加。在德克薩斯州,一天內有2166名患者住院治療,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數字。電影院、酒吧和美容院開業後,患者數量的增加幾乎隨即開始。據《紐約時報》報道,儘管當局繼續敦促居民遵守社會距離標準,但很少有人聽取這些要求。人們排著長隊買吃的;在美甲沙龍中,顧客不戴口罩坐在一起。
中國沒有為今年的GDP增長設定目標,其中也是因為事先已經知道有爆發第二波感染的風險。 由於需要根據疫情的走勢不斷收緊和放寬防疫措施,要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極為困難。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疫情局勢穩定。但正如笪志剛專家所說,戰勝疫情也是充滿信心恢復生產活動的前提。笪志剛專家接著說:“根據全球各國的經濟和疫情走勢,中國疫情的控制情況相對來說良好。在此基礎上我們盡可能地加快復工復產的步伐,讓經濟社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走向正常。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產品供應鏈市場。在疫情的背景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中國的消費能力、製造業的供給能力,以及中國在這些區域間產業鏈、物流鏈和供應鏈的重要地位,甚至這種重要地位還引起了一些國家的擔心。另外疫情也是顯微鏡,今後各國在產業合作、區域合作、克服非傳統安全方面該如何協調,就加強全球合作的意識、共同克服疫情的前瞻性而言,我認為中國也起到引領全球的作用,作為中國公民,我個人對中國做出的貢獻感覺非常自豪。”
然而,問題是在不解決問題根源的情況下,對症措施能有多大效果。在還沒有最終戰勝新冠疫情之前,放寬防疫措施就可能會在這裡和那裡出現新的疫情。而這最終將迫使我們採取新的限制性措施,進而對經濟造成更大的打擊。《紐約時報》援引亞利桑那州小企業家的話稱,新的隔離措施將給所有人帶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