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在履行與美國達成的協議

© REUTERS / Paulo WhitakerЗагрузка сои на торговом судне.
Загрузка сои на торговом судн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儘管中美兩國間政治矛盾日益加深,但中國仍在購買美國大豆,彭博社援引美國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的資料報道稱。中國對美國農民產品的需求高峰預計將在2020年第四季度到來,屆時中國經濟將進入快速復蘇階段。

5月末路透社曾報道稱,中國政府似乎已向國企下達指示,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原因是華盛頓反華言論激增。中國通過《香港國家安全法》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華盛頓將終止中國特別行政區的特別關稅和簽證制度。因此許多媒體都認為,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是中方對美方行動的可能回應。

Уборка пшеницы в Австралии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美貿易協議會打擊美國盟友?

在言辭層面上,中國的確沒有對美國和包括英國在內的其他幾個國家圍繞香港的聲明表現出客氣。中國外交部反復強調,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不是有約束力的文件,1997年中國獲得了對特別行政區的完全主權,因此,其他任何國家抗議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的任何嘗試都是對中國內政的直接干預。

然而,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外交官圍繞香港的“爭吵”並沒有影響中國根據今年1月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履行自己義務的承諾。據彭博社報道,6月中國公司從美國購買了至少10批大豆。在今年頭四個月中國購買了價值46.5億美元的農產品,儘管按原計劃,2020年全年中國應購買價值36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但一些分析人士擔心,中國將無法履行今年的義務。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也對能按計劃實施今年第一階段協議的所有參數表示懷疑。但她同時表示,不可抗力因素在這裡起了一定的作用:不僅中國,美國也不能滿足所有交易條件。

陳鳳英專家說:“我認為,中美雙方都不大可能完全履行條款。新冠疫情是一方面,運輸中斷又是一個事實,再加上生產停止,可以說雙方都很困難。至於未來如何解決,可能就是美國大選之後的事情了。我想下一步雙方無疑會再進行協商,不過即使中國能夠足額購買,美國也不一定能夠完全供應,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中國每年都大量進口大豆,這是本身需求所在。但是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我認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完全執行的可能性較小,畢竟這屬於不可抗力因素。不過大豆一直是我國必需進口的農產品,那麼我想中美貿易實際上也一直在進行中,沒有中斷。”

Загрузка сои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彭博社:中國將停止進口某些美國農產品
大豆是美國對華農產品出口的最大宗商品。2017年中國購買了120億美元的這種農產品。大豆被用來飼養牲畜。因此隨著貿易戰的開打,儘管中國已停止在美國購買這些產品,但仍開始從其他國家進口。現在需要在新冠疫情後恢復生豬頭數,中國將需要更多大豆。據中國農業部預測,在2019-2020農業年度中國將至少需要9100萬噸進口大豆。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大豆供應國,今年最多可以出口8400萬噸大豆。因此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認為,中國仍將被迫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並且在第四季度到來之時達到採購高峰。在此期間,首先,中國經濟將進入快速復蘇階段;其次,美國也將開始秋收,屆時產品價格將處於最低水平。

根據在一月份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中國保證在兩年內與2017年相比增加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進口,而美國又取消了許多關稅。根據協議條款,應當根據第一階段協議的實施方式,就“第二階段”進行談判。上個月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表示,該協議對特朗普不再那麼重要,而談判的繼續取決於中國能否準確履行其承諾。

中國是第一個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的國家。疫情給中國的經濟和許多行業造成嚴重破壞。然而,中國依然沒有借不可抗力因素作為修改協議條款的理由,儘管兩國在一月份簽署的協議提供了這種可能。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屆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指出,中國將竭盡全力貫徹執行“第一階段”協議。到目前為止,統計數字證實了這一點。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對華玉米和豬肉銷售量增長約7倍,而棉花出口則是2017年水平的三倍。同期對華大豆出口增長約三分之一。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