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00604/1031574056.html
睡前玩手機或致抑鬱:中國教授薛天團隊首次揭示 “藍光致郁”的神經環路
睡前玩手機或致抑鬱:中國教授薛天團隊首次揭示 “藍光致郁”的神經環路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據雷鋒網消息,一項6 月 1 日發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 的研究指出,夜間藍光光照的增加會影響大腦特定的神經環路,導致抑鬱症狀的出現。 2020年6月4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0-06-04T12:27+0800
2020-06-04T12:27+0800
2021-12-21T16:25+0800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058/72/1030587281_0:20:3139:1795_1920x0_80_0_0_6f75adc0431bf451161e788752731347.jpg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0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058/72/1030587281_0:0:3139:1973_1920x0_80_0_0_7a533b35760d519a8c1bf1b67f70d399.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社會
睡前玩手機或致抑鬱:中國教授薛天團隊首次揭示 “藍光致郁”的神經環路
2020年6月4日, 12:27 (更新: 2021年12月21日, 16:25) 據雷鋒網消息,一項6 月 1 日發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 的研究指出,夜間藍光光照的增加會影響大腦特定的神經環路,導致抑鬱症狀的出現。
研究題為 “A circadian rhythm-gated subcortical pathway for nighttime-light-induc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mice”,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薛天教授和合肥學院趙歡團隊主導。
研究人員構建了夜間光干擾模型(LAN,light at night)模擬不正常的光照模式,連續三周在 21:00—23:00 對小鼠進行藍光照射。結果發現,在沒有打破生活習性的前提下,小鼠,變抑鬱了。在強制游泳實驗中,小鼠不愛動了,積極性明顯下降。甚至於,小鼠對糖水都不太愛了,快樂水都不能讓小鼠變快樂了。而後,研究人員取消了藍光照射,但小鼠在長達三周的時間里依然處於抑鬱狀態,並無馬上恢復原樣。
儘管該研究目前僅在小鼠實驗中得到驗證,是否能推導至人類還存疑。但該神經環路的發現對目前現實生活中存在過度夜間照明而影響心理健康的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而這其中,就包含了手機藍光。睡前刷手機,已逐漸成為大部分當代人入睡前的常規操作,其必要性如同睡前需要刷牙那般。不過,這一習慣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危害。
比如,視力受損、作息不規律、皮膚變差、手指麻木、頸部慢性勞損,以及前文提及的可能導致抑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