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院細胞學和基因學研究所基因發展實驗室主任納里曼·巴圖林5月26日對記者表示,“我們正在參與實驗室培育對新冠病毒易感的老鼠項目。現在已經不是秘密,這種病毒是從蝙蝠身上傳給我們的,但遺憾的是,病毒沒有使我們喜愛的家鼠和老鼠等實驗動物受到感染,這是一大問題,因為在動物身上做臨床前試驗更方便、更快、更保險,也更便宜。”
巴圖林說,“培育這種動物的過程相當長,但我們找到了幾種途徑,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這一任務。現在項目已經啓動,上週末已對老鼠已完成首批手術,我們期待首批這種易感老鼠將於6月份誕生。”
他指出,通過超現代化人工繁殖技術科學家希望使這種老鼠的數量擴大到實驗所需的數量,即成百上千隻,今年秋天可達上百隻。”
俄科學家表示,“希望到九、十月份我們就能夠向我們的‘矢量’病毒研究中心提供這種動物,而且能夠著手進行全面臨床前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