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註冊的“新光華”號半潛船裝載著“奧德賽”海上發射平台“海上發射”3月30日駛抵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斯拉維揚卡港。此前,總裝與指揮控制船已經到港。預計,31日將執行卸船作業並將“海上發射”平台送到當地修船廠。
莫伊謝耶夫說:“曾經,‘海上發射’是個好主意,但現在沒有用於發射的運載火箭,也沒人計劃生產這種火箭。我看不到任何前景。目前也沒有需求。唯一的出路就是拆成廢鐵。沒有火箭,沒有訂單,還等甚麼?”
專家認為,俄國家航天集團也不需要該平台。將其用於測試新型“聯盟-5”號運載火箭,這一設想沒有前景。莫伊謝耶夫表示,“海上發射”平台將在修船廠停留一段時間,然後就會被拆成廢鐵,“海上發射”平台的日子到頭了。
2014年,一枚烏克蘭”天頂“火箭從“海上發射”平台升空,在完成第36次發射任務後“海上發射”被封存。項目中止主要是由於俄烏關係惡化。
莫伊謝耶夫認為,為了實現收支平衡,“海上發射”平台每年至少需要執行4次發射任務,項目自1999年實施以來,只有3次達到了這一目標。 2009年,項目破產,重組後,項目被“能源“火箭集團收購。 2018年4月,S7 集團 以1.5 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 " 海上發射 " 平台全部資產的收購交易,並成為這一平台的完全所有者。但集團至今尚未使用該平台進行航天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