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科學家表示:“人類觀察氣候變化已持續約170年。在最近的幾十年內,我們都看到全球氣溫上升。尤其是北極地區和中緯度地區。過去的一年,每個月都是冠軍,每一次溫度都是一次次達到最高值。全球變暖正在到來。”
佩列韋堅採夫介紹稱,也就是全球變暖導致2019年那麼多的自然災害。
專家指出:“明年的自然災害不會更少,而是可能更多。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開始重現。由於全球變暖,大氣、海洋和整個地球系統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所有這些都帶來了新的麻煩。”
這裡最容易發生洪災。而太平洋的颱風將給日本和遠東地區帶來災害。
西伯利亞可能再次發生森林火災。印度可能因為春季季風推遲而導致乾旱。
佩列韋堅採夫認為,為了確保氣候的穩定性,有必要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1998年的水平。
近日,《牛津詞典》公佈了2019年度詞彙——“Climate emergency(氣候緊急狀態)”,這一詞彙的使用率在2019年增加了100倍。“氣候緊急狀態”擊敗“氣候危機”、“全球變熱”、“否認氣候變化”等熱門詞彙,當選《牛津詞典》2019年度詞彙。毫無疑問,“氣候”是2019年最受關注的話題。
專家指出:“明年的自然災害不會更少,而是可能更多。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開始重現。由於全球變暖,大氣、海洋和整個地球系統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所有這些都帶來了新的麻煩。”
這裡最容易發生洪災。而太平洋的颱風將給日本和遠東地區帶來災害。
西伯利亞可能再次發生森林火災。印度可能因為春季季風推遲而導致乾旱。
佩列韋堅採夫認為,為了確保氣候的穩定性,有必要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1998年的水平。
近日,《牛津詞典》公佈了2019年度詞彙——“Climate emergency(氣候緊急狀態)”,這一詞彙的使用率在2019年增加了100倍。“氣候緊急狀態”擊敗“氣候危機”、“全球變熱”、“否認氣候變化”等熱門詞彙,當選《牛津詞典》2019年度詞彙。毫無疑問,“氣候”是2019年最受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