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服務在中國受歡迎程度之高被確鑿的統計數據所證明。根據來自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2019年1月至8月中國餐飲業總收入為2.8萬億人民幣(355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4%,也就是說,餐飲業是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據宜必思(IBIS)估計,今年的快餐業收入估計為1776億美元,比2018年增加近8%。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智勇認為,外面就餐很受歡迎是因為中國人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進而提升了對食品質量和改變飲食習慣的要求。
王智勇說:“當前物流業比較發達,送餐非常便利,而且有時網絡快餐會配合促銷或者優惠活動,比如滿減或者免送餐費等等。人們若是能在家享用美食,自然就沒有必要跑到路邊攤去。所以我認為主要是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人們更傾向於選擇網絡快餐。”
上個月中國烹飪協會發佈了“2018年度中國快餐70強”榜單。雖然中國餐飲店,如“老鄉雞”、“德克士”和“真功夫”等贏得了各自的訪客支持並進入前10名,但美國的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仍然牢牢盤踞在前三名。
在王智勇看來,西方快餐超過中國街頭飲食的優勢在於更具吸引力的營銷和品牌認知度,以及更高的生產標準化。
王智勇說:“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西式快餐的廣告宣傳做得非常到位,並且經常推出一些引人注目的優惠活動。另外,與中式快餐相比,西式快餐更易實現標準化作業。受烹飪方式不同的影響,中餐並不強調量化生產,比如菜餚的加鹽量、火候都沒有規定的標準範圍,主要依靠的是廚師的經驗和感覺,所以即使是同一道菜,我們也會明顯感覺到不同中式快餐店之間的差別。但是西式快餐則不同,基本上都是一個生產模式,風格差異不明顯,經過標準化培訓後做出的食品基本上大同小異。”
其實王智勇教授本人出於衛生方面的原因更喜歡在家裡吃飯,自己做飯。
衛星通訊社記者在北京街頭瞭解到,原來生活在大城市,自己做飯不僅不方便,而且還經常不划算。不過接受採訪的北京人的偏好各不相同——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西式快餐,有的主張保護那些總能讓人聯想到街頭和夜市的傳統的中國街頭小吃。
”生活在北京的郭先生告訴我們,“我個人更喜歡街頭美食,只是工作繁忙不常有時間去,再加上快餐能夠送到家門口,所以才經常選擇外賣。”
蔣女士認為,“人們選擇網絡快餐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路邊攤的衛生問題肉眼可見……”在她看來,西式快餐更受歡迎應該還是與飲食脈絡文化相關,中式快餐尚未形成體系。"
孫女士也持相同看法。“我認為原因在於網絡快餐更加方便,速度快,衛生相對也有保障,路邊攤的衛生狀況著實令人堪憂,她說,“相對中式快餐而言,肯德基、麥當勞這類西式快餐歷史悠久,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並且廣告植入更是深入人心。”
而來自天津的趙女士更關注自己的健康,盡量不去任何這樣的場所,不管是快餐店還是街頭小吃。
她說:“就我本人而言,除非情況特殊,不然我是不會選擇網絡快餐的,因為網絡快餐=高脂肪高熱量=肥胖。而且自從工作以後,我光顧街邊攤的頻率也下降了,因為衛生問題堪憂。”
在趙女士看來,美國快餐在中國受歡迎,是因為自己的知名度和積極的營銷。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大多數中國快餐店的存在。
她說:“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式快餐廣告的狂轟亂炸,相比之下,中式快餐的營銷則可以說是不到位了。不只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不知道‘老鄉雞’是甚麼?由此可見,新生的中式快餐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趙女士認為,當代中國人根本就沒有時間自己做飯,因為生活節奏很快。
她解釋說:“因為工作繁忙,所以還是叫外賣的頻率更高一些,週末的話都是自己做飯。單從金錢上講,肯定是自己做飯更便宜,但是自己做需要耗費人力和時間成本,那麼綜合加起來的話成本可能還不如外賣。我想有時間精力的話,大家應該都會選擇自己做飯,像我家裡有長輩在,可以幫忙,畢竟自己做飯更健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