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和北京都表示,“第一階段”的階段性協議正在準備簽署。然而對這項協議應該包括甚麼內容,再次各執己見。中國表示,只有當雙方同時按相同比例取消現有關稅時,才能達成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在評論華盛頓是否準備逐漸取消關稅時則表示,沒向中國許諾任何東西。可見,儘管雙方早已疲於貿易戰且都急於盡早簽署協議,但我們還不能排除重演五月的情況:雙方因在一些細節上存在分歧而在最後時刻拒絕簽署協議。
另一方面,無論是中國專家,例如,樓繼偉,還是美國專家,例如,著名漢學家畢曉普,都不止一次指出,即使簽署某一貿易協議,短時間內也未必能扭轉美中對抗的總趨勢。中國前財長就指出,這種來自貿易領域的對抗可能會蔓延到金融領域。例如,特朗普政府已經在討論美國國會反華“鷹派”提出的讓中國公司在美國股票市場上退出的可能性。就在上周,一伙參議員提出一項法案,禁止美國退休基金投資中資公司股票。
不過,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張家棟教授認為,未必談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戰。張家棟教授認為,中國不能進行這種戰爭,很有可能這裡指的是在金融領域搞“長臂管轄”。
張家棟教授說:“首先,我認為中美貿易未必達到了‘戰’的程度,更多地應該還是停留在大規模貿易糾紛的層面,因為貿易戰是以摧毀對手為目標的。雖然當前中美貿易確實受到了損失,但是並沒有出現貿易戰大規模程度的影響。其次,沿著這一思路,我也不認為會出現以摧毀對方貨幣為目標的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戰,因為金融戰是發生在兩個金融強國間的事情,中國暫時尚無能力與美國進行抗衡。樓繼偉發言所述的內容,我想應該指的是美國用金融手段去干涉中國企業的正常運行,屬於金融領域的‘長臂管轄’。事實上美國早已開始逐漸進行干涉,並且在很多領域都有所影響。甚至有時美國並不需要直接出面行動,只要表達干涉的意圖,就會影響到中興華為等中國企業與其他國家的金融合作,因為這些國家可能會擔心美國制裁它。當前金融領域無一國家和機構能夠與美國相提並論,最主要的國際金融機構都掌握在美國人手中,所以我認為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這都是沒有辦法也無法躲開的問題。”
張家棟教授就此評論道:“如果僅從中美兩國來看,美國應該更佔優勢,其手中金融領域的籌碼更多。但是金融不同於貿易,是世界性事物。如果美國對中國亂用金融手段,一方面在傷害中國,另外一方面也在傷害自己。因為美國的金融霸權來自於它可以為全世界提供確定可靠的國際貨幣,如果美國為了一己私利肆意使用,破壞的是自己的國際信譽,必然會導致世界經濟對它的信心迅速削弱。那麼到時不僅中國,世界各國都會加速減少和擺脫對美國的金融依賴,所以這其中的利益得失,美國自己會去評估。”
作為SWIFT的替代方案,中國還在2015年就開發了自己的國際支付系統CIPS。在第一階段,將11個本國和8個外國清算銀行與該系統相連。去年春天CIPS系統的第二階段啓動,10家中外銀行加入其中。該系統允許用人民幣進行直接跨境支付。無需打開往帳。結果減少了交易成本和時間。而對其他國家來說,有了一個繞過SWIFT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替代渠道。俄羅斯也有一個類似的解決方案——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最近有報道稱,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會依靠這兩個系統繞過SWIFT進行相互結算。為了實現俄羅斯組織及其中國夥伴間的支付,可以使用網關——軟硬件的連接器將兩個系統連成一體。網關將把支付信息從一個支付系統的格式重新編碼成另一個支付系統的格式。屆時雙方將能在一個對自己方便的平台上工作,而不會遇到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