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治波舉例道,“回顧歷史,可以看到,在冷戰結束以後,90年代初,大國關係大幅度緩和,美國沒有了俄羅斯這個敵人,東西方的關係緩和了,那麼對整個和平的期盼成為了主流,在這種情況下,國際軍控裁軍取得了重大突破性的進展,而且飛速進展,這就是取決於這個國際關係的格局。”
鄒治波指出,“為甚麼在90年代,軍控進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進展而且非常快,就是因為跟國際的格局、大國的關係,整個的國際的形勢息息相關。所以,現在看軍控今後怎麼發展,不能單看中導問題。”
鄒治波認為,中導問題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美國、俄羅斯跟中國這些大國關係發生重大變化,而主要動因在美國。
他稱,美國2017年年底出台了一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把中國、俄羅斯作為主要戰略對手,開始實行對中國和俄羅斯的一個戰略遏制和打擊。中導只是一個方面,另外還有中美貿易戰,與俄羅斯的外交戰、制裁、烏克蘭危機問題等等。
鄒治波指出,“所有這些問題,表面上看似乎是地區安全和個別利益體的問題,實際上背後的東西就是戰略的問題,就是美國在新的一種歷史條件下,感覺現在的世界格局正在發生巨變,覺得自己勢力下降,有一種戰略的焦慮、戰略的徬徨,產生了一種戰略的冒險、戰略的矛盾,想採用戰略手段打擊中國和俄羅斯,以保持自己的霸權地位。 ”
他指出,“現在的大國進入了一個競爭與對抗的階段,已經不是原來那種既合作又對抗的格局,而是合作變得艱難。在戰略層面上,要想合作很難,戰術上有可能合作。因此,今後國際核裁軍的進程基本很難有突破性進展,包括雙邊的裁軍進程,包括多邊的重大協議的達成,外空問題、網絡問題等等。”
2019年8月2日,《中導條約》在美國正式退出後失效。8月19日,美國五角大樓宣佈試射了一枚陸基常規巡航導彈,射程超過了《中導條約》的規定。有報道稱,美國駐羅馬尼亞軍事基地已經部署同類設備。此前,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曾表示,希望在亞洲部署陸基中程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