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自2018年初以來已經7次降准。中國監管機構暫時沒有採取激進刺激措施——比如降息。首先,2008年危機中得出的經驗表明,過度刺激會造成經濟嚴重失衡以及信貸泡沫的形成。取而代之的是,進行精准調控。中國政府希望,逐步降准應能提供足夠的流動性,以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門檻。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小企業貢獻了80%的城鎮就業,一半的稅收收入,一半以上的GDP。因此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支持它們至關重要。
為那些在困難時期對GDP增長做出重大貢獻的大型國家基建項目,也出台了其他激勵措施。例如,中國國務院宣佈,地方政府將能在明年早於以往發行專項債券。此外政府還宣佈,各省發行的專項債券的20%可以用於投資項目。
由此可見,完全有可能避免過去幾年出現的不愉快的經歷:國家撥出的廉價貸款,根據完全公平的市場規律,被派給具有潛在最大短期回報的部門。首先就是房地產市場。當為投機性業務投入大規模信貸,它的確會給投資者帶來來之輕鬆的高回報。然而,首先,這對實體經濟的增長畢竟沒有甚麼好處。其次,投機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過熱,這本身就很危險。因此,正如國投信達(北京)投資基金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何曉宇在接受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的那樣,此次刺激措施將更具有針對性。何曉宇專家說:
“首先,中國目前處於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由初級的粗放式經濟轉向注重質量、以高新技術為主的發展模式。在我們逐漸拋棄舊形式的同時,新的模式卻還沒完全成型。其次,中國目前的經濟還存在一些問題,從外部角度來講,主要指中美間的貿易摩擦,包括美國對中國經濟的封鎖和抑制。從內部來看,則是此前對民營經濟的位置擺放不夠準確,尤其是民營經濟在融資貸款方面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再加上房產市場的擠壓和綁架,一度導致民營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困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政策主要就是為了能夠逐漸進入‘後房產時代’,即開始轉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抑制房地產的融資。因此我個人預測這些政策應該是非常有效的,能夠從信心上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減輕其過重的負擔。因為若是在市場上無法獲取貸款,那麼對他們來講就只剩下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利息是非常高的,外加高昂的房地產租金,以及日漸增長的人力費。我們經常同民營企業家接觸,他們都覺得經營很困難,很多都要熬不過去了。所以這樣一種政策,我認為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我認為,如果達不到預期效果,降息的概率應該還是蠻大的。目前的政策是有針對性的,是把資金合理地流動到需要的地方,譬如政府扶持的、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以及那些需要資金的企業,而不是進行所謂的‘大水漫灌’。其次,我個人認為,此次的政策是包含一定政治因素的。因為目前中美之間存在貿易摩擦,數據顯示美國的股市近期也不大理想,那麼我們就是要把中國國家的經濟信心在全世界樹立起來。所以我個人還是持樂觀的態度。”
另一方面,僅靠信貸刺激或許還不足以支持商業活動。畢竟獲得的貸款可能用來償還舊債。為了讓企業把新借貸款用於擴大生產,它必須對未來充滿信心。中國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超過50。這說明生產在擴大。政府的財政政策措施也給企業帶來信心。今年給製造業增值稅率從16%下降到13%,給運輸、建築等行業從10%下調到9%。此外中國政府已明確提出各地可將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16%。據經合組織估計,中國財政刺激規模相對於GDP的比例2019年可能高達4.25%——幾乎是一年前的兩倍。另一方面,在2008年危機期間,政府用於支持經濟的數額相當於GDP的比例為12.5%。由此可見,為了取得好的成績,還需要給中國經濟來點兒興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