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年輕一代正在逐漸退出微信朋友圈?

© REUTERS / Siphiwe Sibeko最近,中國千禧一代——在千年之交出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地在微信上分享他們的個人生活
最近,中國千禧一代——在千年之交出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地在微信上分享他們的個人生活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最近,中國千禧一代--在千年之交出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地在微信上分享他們的個人生活。這裡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半以上的受眾50.2%是老一輩--他們作為父母,可以借微信"窺視"孩子們的生活。其次是害怕受到指責的恐懼,"朋友圈"里的人形形色色。當然,年輕人也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因為都在忙於工作。

對於那些希望保持聯繫的人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逃到名聲不大的應用程序。微博用戶在熱議這種情況,討論90後開始退出"微信"的話題。

"台詞先生"的帖子就獲得很高的點擊率,其中解釋了為甚麼不想在微信里分享自己個人生活情況的原因。

他寫道:"以前發朋友圈,是放肆。現在發朋友圈,是克制。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決定別人怎麼看,怎麼說。而我們之所以不想發朋友圈,可能就是因為在看透了社交網絡的本質之後,逐漸厭倦了那些不必要的誤解與紛爭。於是發朋友圈,最終也就變成了一件無所謂的事情。"

"老鐵來扎心阿"問道:"長久的不看不發朋友圈,是因為你選擇了不被任何人期待,而你也不去期待任何人?"

"會永遠快樂下去的阿瑤啊"找出了另一原因。在她看來,人們畢竟更成熟了,更希望面對面地交流。

她寫道:"可能因為,想要與其分享生活的人都已經陪伴在自己身邊了, 又或者,已經慢慢長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超幸運的五美元"寫道:"這麼一說,突然發現很久沒發過朋友圈了,真的慢慢消失在朋友圈了,現在熱衷於發微博。"

微信不想失去年輕受眾,已經推出一個功能,允許用戶在下載後限制他們的帖子的可讀期限為三天,超過1億人默認設置了此功能。

據businessofapps網站稱,一些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微信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截至2018年,其中42.5%為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

一位接受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的匿名用戶在談到這種情況時表示:

"90後消失在朋友圈是正常的,我們都在慢慢長大,現在90年出生的人都29歲了。他需要養自己,養老婆養孩子。這個年齡不能說全部,至少大多數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最艱難時刻,哪還有時間每天掛在網上呢。"

同為90年代出生的衛星通訊社記者認為,我們在網絡中樹立的形象,往往與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有很大差別。我們與非常不同的人溝通:在家裡,在朋友圈,在單位。我們越來越難以在社交網絡中發佈一些東西,因為我們害怕被譴責。社交網絡一邊幫助我們與他人保持聯繫,一邊又促使我們走向自我封閉。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