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穿山甲”:中國品牌佔全球市場65%

© AP Photo / Eugene Hoshiko中國品牌佔全球市場65%
中國品牌佔全球市場65%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據科技日報消息,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時說,掘進機是工程“穿山甲”,你們自主創新做得很好,掌握了這個技術,工程效率和安全得到極大提升,你們的事業很有意義。

高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鐵路國際公司:中俄應加快推進莫喀高鐵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如今,來自工信部最新消息,大盾構國產品牌市場佔有量國內達90%以上,佔全球市場份額約65%,其技術指標已達到最長掘進距離20公里以上、最大開挖直徑15米以上、最大破岩能力200兆帕以上。

國內外市場上,中國品牌大盾構的發展正逢其時。

6月23日,在建北京地鐵16號線榆樹莊站至宛平城站區間,由中鐵裝備製造的國產盾構機正在精准掘進。"北京市地鐵二期規劃的263公里建設如火如荼,國產盾構機日夜奮戰。" 中鐵電氣化局16號線項目總工程師說。

當天,遠在1000公裡外的長沙,鐵建重工產業園內,一台11米級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開始吊裝第一台盾體,將出口俄羅斯。"這台大盾構採用小轉彎半徑設計,可耐零下30℃低溫,預計8月底下線。"鐵建重工科技發展部副部長梅勇兵說,近五年來,國產品牌盾構機開始出口海外,主要地區包括東南亞、中東、歐洲、澳洲等,累計出口已超過100台套以上,且出口數量逐年增加。

盾構機是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採用液壓、機械和電氣等諸多領域的高科技成果,運用計算機自動控制、工廠化作業、在線實時監測與導向,是集掘進、出渣、運輸、支護於一體的成套設備,是當前地下空間施工最先進的裝備。

"大型掘進機長度由幾十米到200多米,總重量可達幾百噸至5000多噸,每台價值從數千萬元至兩三億元不等,技術附加值高、製造工藝複雜,2007年前,國際上只有歐美和日本的幾家企業能夠研制生產。" 梅勇兵說。

在國家有關政策導向下,自2009年開始,以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為主要牽頭企業,盾構機國產化和產業化工作加速推進。

此後,中國鐵建與中國中鐵佈局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產業,以盾構機和岩石隧道掘進機(TBM)為主攻方向,分別在長沙和鄭州打造中國鐵建高端地下裝備產業基地。

"做第一台設備時,一百多名研發人員,用大半年時間做了大量的設計方案,又進行了無數次的優化,還有很多的反復。" 梅勇兵回憶說,2010年首台土壓平衡盾構機"開路先鋒19號"橫空出世,國產化率達到87%,讓原本均價在1.5億元左右的"洋盾構",在中國被迫降價30%,在北京地鐵工程應用中,月進度達600多米,開了一個好頭。

此後,鐵建重工與中鐵裝備在盾構機研制核心技術方面不斷鞏固,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包括常壓更換刀具、電液混合驅動、開挖倉機器人作業、刀具連續在線檢測等前沿性技術陸續取得研究成果並得到工程應用。

2014年,依託原國家863計劃《大直徑硬岩隧道掘進裝備(TBM)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國產首台岩石隧道掘進機(TBM)在鐵建重工下線,並在吉林中部引松供水隧洞工程成功應用。TBM被譽為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皇冠上的明珠",一直是中國隧道掘進裝備自主化、國產化的薄弱領域。

自2009年開始,以鐵建重工和中鐵裝備為主要牽頭企業推進的盾構機國產化和產業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國產盾構年產約500台套,按照平均每台套6000萬元測算,每年可實現產值約300億元、實現淨利潤約50億元。

創新還在持續。

"目前已啓動的研發方向包括開挖直徑超大化(20m直徑以上)、整機壽命超長化(單次掘進里程超過30km以上)、工序作業機器人化(隧道支護、刀具更換等)、風險控制數字化(超前地質預報、遠程診斷與調試等)、掘進過程智能化(自主巡航、自動掘進、無人駕駛等)。" 梅勇兵表示,隨著這些技術的逐個突破,國產盾構將率先搶佔全球盾構產業的技術制高點。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