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該所大學成立於1992年11月27日,是俄羅斯最年輕、最現代化的高校之一。其優勢是,一切從零開始,沒有蘇聯時期積累起來的問題負擔。在高等經濟學院獲得教育的專家們,通常能夠在大企業和國有機構獲得工作,並很快有職業上的升遷。而且,不僅在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畢業生就業分布在30多個國家,從美國、德國到阿聯酋和新西蘭。這所學校的高質量教育水平獲得國際評級的確認。
記者:可以說,這是高等經濟大學的名片。本期節目,我們將採訪伊萬·普羅斯塔科夫副校長,他介紹的內容,也許能讓中國潛在的來俄大學生感興趣。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副校長伊萬·普羅斯塔科夫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副校長伊萬·普羅斯塔科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817/82/1028178263_0:0:3430:2189_600x0_80_0_0_407ba2da9d371cf0b94e5507dd1bdd42.jpg)
記者:您這有中國來的大學生嗎?
普羅斯塔科夫:
“目前,我校共有132名中國大學生,和我校3000多外國學生總數相比,這不多。但要注意的是,132名學生中有108人是本學年過來的。此前,中國很少有人瞭解我校。現在,通過和中國20多所高校合作,有關我校的信息得以推廣。我們和中國的夥伴高校做聯合學術研究,交換教師和大學生。我們知道,中國對高校幹部的培訓質量要求很高。我們對這方面的信息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我校的教學規劃完全符合最現代的要求。”
記者:您指的社會經濟學方面的教學規劃?
普羅斯塔科夫:
“是的,從我校校名就可以看出專業方向。開始時,我們名聲鵲起是因為我們是俄羅斯社會經濟學科的頂級高校之一。經濟學,其中包括世界經濟、社會學和管理學,是我們的王牌。與此同時,最近10年時間里,我們在多元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出現了一些與計算機技術和數學相關的強項。最近兩年,我們又增加了物理、化學、生物和生物技術專業。也許,這些能讓有意從事工程技術學科的中國學生感興趣。”
記者:您校用哪種語言授課呢?僅用俄文還是有其它選項?
普羅斯塔科夫:
“當然首選是俄文。那些給自己定下專業的外國學生,必要時可通過預科培訓掌握俄語。預科學習是6個月到1年半時間,這取決於學生的培訓水平。因為有的大學生,可給他們講授中學水平的俄語,但另一些學生則需從零開始。此外,我校還有不少用英文上課的科目,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階段。我想強調一下,英文教程中,我們和英國經濟大學共創的科目非常棒。當然,俄文科目選擇要寬很多。”
記者:您校網站介紹中有公費和自費的說法。其中67%的自費生能夠獲得學校獎學金。這裡感覺有矛盾之處:既然自費,怎麼又有2/3的學生拿獎學金呢。能解釋一下嗎?
普羅斯塔科夫:
“我校自主有提供減學費安排。甚至,高額獎學金能覆蓋近70%的自費額,平均水平是34%。要想在考入高等經濟大學時獲得打折,需進入我校舉辦的國際奧賽獲勝者行列,方式有面試或在線。由招生委員會決定誰能獲得獎學金。學生的才華和知識是衡量標準。不管是你外國人還是俄羅斯人,都一視同仁。另外,高年級時也可申請獎學金。學生上學期間累計的成績,都是公開的,因此,一切都是透明的。”
記者:如果未能成功獲得獎學金,那付全額對嗎?學費多少?
普羅斯塔科夫:
“很難一言確定學費是多少,具體數額取決於所選專業和受教育程度。比如,研究生的學費要比本科生貴些,每年學費在35萬到70萬之間,相當於6500美元到10500美元之間。”
記者:那再加上其它生活費支出,比如住宿、飲食和娛樂等其它花費呢
普羅斯塔科夫:
“我們給所有外國學生都提供宿舍,宿費不高,每個月1000盧布,差不多是16美元,幾乎是象徵性收費。”
![宿舍 宿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824/45/1028244563_0:0:823:549_600x0_80_0_0_f9eb537732e26438f4622d5852cfe7d4.jpg)
“總體來說,在俄羅斯的外國學生每月的花銷在300-400美元之間。整個學年,從9月份到第二年6月份,大約支出是4000多美元。考入大學第一學期,另需支出300-400美元。主要用於醫療保險、宿舍佈置、買餐具、床上用品和教材。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價格最高,其它省級城市,其中包括葉卡捷琳堡和新西伯利亞等大城市,花費都要少很多。目前的盧布匯率較低,對外國學生來說利好消息,各種花銷要少很多。”
記者:我們非常感謝高等經濟大學副校長伊萬·普羅斯塔科夫的詳細介紹。本期節目結束之際,我們需要指出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將俄羅斯列入更受外國學生歡迎的國家行列。根據上學年資料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在吸引外國學生方面位列世界首位,差不多1/5的青年人想獲得美國高校文憑。第二位是英國高校,第三位是澳大利亞。俄羅斯、法國和德國分獲第四到第六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