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消息,李克強在訪問歐洲之際在德國《商報》發表了題為《開放合作 互利共贏》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中歐合作快速發展的40年。1978年,德國西門子公司在中國上海舉辦了首屆電子和電氣技術展覽會,成為助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外企先行者。40年來,中歐貿易規模增長了250倍,歐盟連續15年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2018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821.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中國也多年保持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現在,雙向人員往來每年已接近800萬人次,每周有600多個航班往返中歐兩地。相信這些數字還會變得越來越大。"
李克強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正在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舉措的受益者。前不久,德國巴斯夫集團宣佈在中國廣東投資100億美元建設獨資生產基地。荷蘭安智銀行將與北京銀行共同出資30億元人民幣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其中荷方持股51%,這是中國第一家外
資控股銀行。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剛剛審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是一部體現中國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基礎性法律,有利於更好保護和吸引外商投資。中國願同歐方推進雙向開放,為雙方企業加強合作打造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此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雙方將圍繞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BIT)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積極對表,共同推動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取得顯著進展,舉行第四次中歐創新合作對話。中國希望通過這些努力,培育中歐合作的新抓手和新亮點。
李克強表示,中歐既是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夥伴,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同行者。中方高度重視中歐關係,視歐洲為世界的重要一極,始終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看到一個團結、繁榮的歐洲。無論形勢如何變化,這一點都不會改變。中國對歐洲未來的發展和中歐合作的深化充滿信心。
李克強強調,面對當前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中歐應當以全球視野、戰略高度和理性思維,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應對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舊問題和新挑戰,為不確定性日益突出的世界注入穩定性。
李克強還表示,中方願同歐方在維護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推進可持續發展、堅持伊核全面協議、打擊恐怖主義等廣泛領域繼續開展合作,在推進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等問題上加強交流,凝聚共識,充分照顧各方的利益關切,推動世貿組織更好維護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4月8日至12日赴布魯塞爾舉行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赴克羅地亞舉行第八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正式訪問克羅地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