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主要作者、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弗朗西斯科⋅塞勒斯說:"早期的火星是一個水世界,但隨著火星氣候不斷變化,水退到地表之下形成了水池和地下水,這些水的規模和作用一直飽受爭議,現在我們發現,這些水可能遍及火星。"
塞勒斯團隊對位於火星北半球地表下的24個封閉隕石坑進行研究,發現了只有水存在才能形成的特徵,包括蝕刻在隕石坑壁上的通道、地下水枯竭形成的河谷、被認為隨著水位的上升和下降而形成的黑暗且彎曲的三角洲、由積水形成的隕石坑壁內的山脊狀梯田,以及與流水相關的扇形沈積物等。所有特徵都出現在地下4000到4500米深處,表明這些隕石坑曾包含隨時間推移而變化和消退的水池和水流。
水位與科學家假定火星在30億至40億年前曾存在的海洋的海岸線齊平。研究人員稱,這片海洋可能與該地下湖泊系統相連,湖泊可能在約35億年前存在。
該團隊還在5個隕石坑內發現了與地球上生命出現相關的礦物質跡象:各種粘土、碳酸鹽和硅酸鹽,進一步表明,這些盆地或曾擁有生命存在所需要素。歐俄攜手的"火星太空生物"(ExoMars)任務將於明年啓動,對這些地點進行探測。
火星上水的歷史非常複雜,對於理解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重要意義。如果存在生命,那麼在何處、何時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等問題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