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人物在華盛頓尋找甚麼?

© AP Photo / Chiang Ying-ying台灣政治人物在華盛頓尋找甚麼?
台灣政治人物在華盛頓尋找甚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在美中關係惡化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最近加強了對台灣的支持。而島上的兩個主要政治力量——執政的民進黨和反對派國民黨——正在越來越公開地表現出它們與美國建立密切關係的願望。最近獲悉,國民黨計劃在美國開設一個官方代表處,以爭取美國政客的支持。在同一天代表民進黨的台灣總統蔡英文感謝美國國會通過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決議。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認為,台灣執政黨和反對黨都越來越依賴美國,而自己的活動越來越缺乏自主性。

對美國來說,台灣是一個顯示支持老盟友的一個好方式,包括在軍事上支持。上周美國兩艘戰艦穿過台灣海峽。軍艦通過的事實被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所證實,並稱這只是確保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的行動的一部分。

台灣人為何選了“中國台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台灣人為何選了“中國台北”?
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安德烈·卡爾涅耶夫在接受衛星社採訪時說,

顯然,美國艦艇在台灣海峽的出現是支持台灣政府的標誌。這種支持是基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3月簽署的《台灣旅行法》。該文件授權台灣和美國高級代表相互訪問,包括高級軍事人員的互訪。美國政府又一次批准向台灣出售3.3億美元武器。台灣和美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惹怒了北京,但美國政府似乎打算把武器供應變成常態。這是對北京施壓的槓桿之一。

觀察家們把國民黨決定在美國開設代表處同2020年台灣領導人選舉聯繫在了一起。而且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李毅看來,美國實際上是在一手操縱著台島。李毅說:

"台灣最高領導人,並不是台灣地區的領導人,不過是美國駐台代表處的負責人,台灣人對這一點都心照不宣。在台灣要參選台灣領導人,必須先去美國‘面試',只有在美國的‘面試'獲得通過了,才能參加台灣大選。不去美國‘面試'或通不過‘面試',都不能參選。"

另一位中國專家、廈門大學台灣問題研究院專家陳曉曉倒沒有如此肯定美國的影響力。而且在他看來,美國因素在未來選舉中未必是決定性的。陳曉曉說:

"美國一直將台灣視為對抗中國大陸佈局的棋子。2018‘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美國打‘台灣牌'就需要藍綠兩手抓,拉攏藍軍親美勢力。另一方面,也有輿論認為‘親美抗中'的民進黨更符合美國的戰略需求,美國支持民進黨的概率高於支持國民黨的概率。因此,國民黨也需要有所行動,爭取美國的支持。但這並不代表美國因素在台灣政治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事實上,2018‘九合一'選舉結果,被認為是‘北京的勝利',反映出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對台灣的影響心知肚明。如果2020年大選還是以經濟民生議題為主軸的話,兩岸關係才是影響選舉的關鍵因素。"

結果現在兩黨都想獲得華盛頓的支持,而不是去關注選民意見。按照陳曉曉的觀點,民進黨和國民黨的立場缺乏獨立性,正表現於此,因此台灣問題也得不到解決。陳曉曉接著說:

"2018年美台關係雖然密切化,卻沒有實質性的重大突破和改變,仍然是‘美主台從'的關係,本質上,美國‘打台灣牌',是想利用台灣遏制中國大陸。而特朗普政府的善變無常則是對台灣不利的一面。因此,無論是民進黨試圖通過反中國大陸來促進美台關係,還是國民黨想既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又強化親美立場,無疑都會愈加依賴美國,事事都跟美國‘報備',削弱自主性。但需要提醒兩黨的是,台灣民眾真正想要的社會經濟民生等事務,不是靠‘親美'能達成的,政黨與政治人物如果不能看清這一點,只顧‘抱美國大腿',也是難以獲得民眾的認可的。"

不管怎樣,台灣將迎來一個炎熱的年份,不僅是因為領導人競選一向提升國內政治鬥爭的熱度。2019北京和蔡英文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會加劇。台灣因素將在中美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的政治生活已經帶上了選舉前的色彩,或許,不僅是支持與大陸加強來往的人,而且台獨的支持者也會利用這種局勢。 美國可能會企圖利用這些矛盾,首先是支持那些反對北京的勢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社立場無關)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