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能挑唆中國與歐洲爭鬥

© AFP 2023 / Justin Tallis美國沒能挑唆中國與歐洲爭鬥
美國沒能挑唆中國與歐洲爭鬥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表示準備支持打算像中國投資的德國公司。德意志銀行亞太地區首席執行官沃奈∙斯戴姆勒(Werner Steinmueller,中文名司馬維)在接受《南華早報》(SCMP)採訪時表示,中美貿易戰升級使中國對歐洲各公司更加開放。中國仍像過去一樣是德國高科技公司的關鍵市場,在中美關係惡化的情況下,中國將進一步與歐盟走近。

儘管中美貿易戰暫時休戰90天,但兩國之間尚且存在不少懸而未決的矛盾。美國貿易部在明年開始前將批准出口受管制的商品和技術框架清單。這份清單範圍極廣,與知識產權、計算機輔助教育、機器人技術、定位導航技術、量子計算、生物技術有關的所有行業的出口都受到限制。相應,中國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也嚴重受限。因為即便美中談判得以避免貿易戰升級,但要消除此前雙方已經竪起的關稅壁壘,而且兩國之間要開展技術合作仍像過去一樣難以進行。

專家:德國希望中國在WTO改革問題上與歐盟協調立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專家:德國希望中國在WTO改革問題上與歐盟協調立場
中美貿易戰只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基礎衝突的一個表現,美國的最終目標是遏制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北京對此的感覺越來越強。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事件也讓人產生這種想法。起初美國說服五眼聯盟的盟友們在本國通訊網絡中拒絕使用中國生產商的產品。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緊隨美國,相繼聲明,本國將拒絕中國華為建設5G網絡,雖然華為公司在這個領域已經有著極大的工作成就--公司擁有10%的關鍵專利。爾後華為集團財務總監、創始人任正非女兒孟晚舟應美國當局的要求在加拿大被捕。給人的印象是美國努力說服夥伴國結成統一戰線對付中國,不容新的科技領導國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

但不是所有國家準備奉行這種遏制政策。比如,德國就不想與主要貿易夥伴國中國鬧翻。德中雙邊貿易額去年達到2300億美元。今年7月,德國總理安哥拉默克爾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會晤,期間宣佈了價值230億美元的雙邊協議。德中雙方當時確認準備發展經貿合作,並開放高科技投資市場。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研究員白明說:"美國確實是在給其他國家施加這方面的壓力,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其他國家與中國合作所獲得的利好,中國是14億人口規模的大市場,對很多國家而言都極具吸引力,美國雖然在全球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它無法做到讓所有國家都聽任美國的擺布,相信會有自己的國家利益層面的考量與判斷。無論中美貿易戰出現與否,歐洲都是中國相當重要的經貿夥伴,進一步加強中歐關係也是中國未來十分要重視的領域之一。"

在中美關係惡化的條件下,中國邁出了迎合歐盟的步驟,擴大了此前受國家管制領域的外資准入。去年中國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上述措施實施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三年後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一些歐盟公司現在就已經破例獲得許可。

寶馬將在華啓動線上打車服務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寶馬將在華啓動線上打車服務
德國最大的化工康採恩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宣佈了在中國廣東省建立化工生產綜合體的計劃。企業將完全處於外國所有者的控制之下,巴斯夫股份公司在2030年前將為該項目投資100億美元。德國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股份公司(BMW,寶馬公司)將以36億歐元贖買與中國夥伴合資企業中的控股額。這筆交易將在2022年進行,屆時北京承諾取消外資在汽車製造部門的入股限制。德國安聯保險集團(Germany Allianz Insurance Group)將成為獲得在中國開設100%全資外資分支許可的首個外國保險公司。瑞銀集團(UBS)獲得持股比例達到51%上限的許可,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和日本野村控股證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意欲效仿瑞銀集團的例子。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