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如此,也值得收購。SQM是世界上最大鋰生產商,佔據全球產量的近四分之一。第二大鋰生產商——澳大利亞奧爾巴尼能源公司(Albemarle Corp)也佔據很大份額,天齊鋰業也有其股份。如果加上天齊鋰業本身的產量,這家中國公司就將控制著這種貴重金屬全球市場的70%。
而且中國本身也擁有蘊藏豐富的鋰礦。中國鋰儲量全球排名第五,但中國需要的80%鋰從國外進口。為甚麼中國還如此熱衷購買國外鋰礦並進口鋰呢?
中國是全球電子產品、智能手機、計算機和電動汽車生產商。而鋰為生產所有這些產品所必需。但正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的那樣,中國本身的鋰儲量甚至都不能滿足全球對電動汽車鋰電池的需求。
劉英說:“首先,鋰的需求是全球性的,不僅是中國需要。也就是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其鋰儲量不僅要滿足國內市場的生產消費,還要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從這個角度看,儘管中國的鋰儲量不低,但是在生產需求的方面是遠遠不夠的。例如,寶馬和特斯拉新能源汽車都在中國設廠,國內的華為、蘋果等手機製造商也都是面向全球銷售的。在新能源汽車生產方面,中國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隨著各國對環保意識的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會更大,也就會需要更多的鋰,這是一個發展趨勢。其次,其他國家也很願意和中國的企業合作,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需求拉動的,它們也會因此獲得商業利益。再次,這也充分體現了全球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全球化,是典型的互聯互通。智利開採和生產的鋰輸出到中國,為中國的鋰電池生產商提供的原材料,而這些電池又會為手機和新能源汽車提供電源。這是全球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密切配合的過程,而這個密切配合的過程,能夠滿足於全球對終端消費品的需求”。
除此之外,對中國來說,重要的是從世界範圍控制對全球如此重要的原料。美國曾幾何時對本國的碳氫化合物資源就採取過同樣的戰略。美國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淨進口國,不動本國的石油儲備。而當油價開始下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開始縮減開採量以維持價格水平的時候,美國則開始加緊開採本國石油進行出口。這樣一來,美國不斷搶佔歐佩克的市場份額,進而奪取全球油價的控制權。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深信,未來對鋰的需求只能增長。全球將逐漸放棄石油而改用新能源,主要是電能。迄今為止還未發現能取代生產畜電池所必須的金屬鋰的類似金屬。由此可見,鋰的確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石油”。壟斷鋰市場,擁有非常誘人的未來。況且,地球上的鋰遠比碳氫化合物資源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