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的盟友們來說是重要的。接受匯豐銀行訪問的39%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稱中國市場是優先市場。亞太地區的圖景類似,91%的馬來西亞公司無法想象離開中國市場自己將如何存在。哪怕是在傳統上在許多對外政治問題上都支持美國的澳大利亞,84%的公司也聲稱中國市場是他們生意繁榮的主要來源。
這方面沒甚麼可奇怪的。在過去40年的市場化改革中,中國經濟增長了225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居民人數減少了5億人,這個數字是美國全部居民人數的1.5倍。中國的中產階級快速形成,消費社會也與中產階級一起快速形成。自然,這種急速增長且容量極大的市場對國內外商界都非常富有吸引力。但在國家和商界利益衝突的情況下怎麼辦?是否可以期待美國政府政策出現變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認為,目前還不是談論美國對華政策變化的時候。但當美國商界的不滿達到臨界點時,那時華盛頓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讓步。
周戎說:"我相信,今後中國市場仍然是他們無法忽視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美國對中國的敵意政策不僅來自共和黨,也來自於部分民主黨人,在對中國採取遏制政策,阻止中國崛起方面,美國的兩大政黨在根本觀點上沒有太大區別。特朗普政府今後的對華政策仍然會受到兩黨政策的影響。而且現在特朗普對華的遏制措施以及中美貿易戰還沒有完全的傷害到與中國做生意的那些美國商家,或者說傷害得不那麼厲害。如果以後美國商家因此遭受的損失越來越大,美國的商家恐怕就會群起而攻之,但是目前而言,這樣的聲音還不是很大,也不是很普遍,還需要一段時間。也就是說,當中美貿易出現嚴重大幅度縮減,美國商家受到重大損失的時候,他們就會拎得清,哪個重哪個輕,就能夠要求美國政府恢復對中國的積極貿易政策,當特朗普發現,對中國的制裁已經對美國的根本利益造成更大傷害的時候,特朗普改變政策也不是不可能"。
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情況都類似。按照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中國和東盟2017年的雙邊投資總額達到1850億美元,2020年雙邊貿易額將增加到1萬億美元。中國和東盟8年前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對此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