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角度來看,北極對美國和蘇聯來說一向是戰略重要地區,尤其是在冷戰年間。1958年,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首次從阿拉斯加州到格陵蘭島,探索對蘇聯進行導彈核打擊的最短路徑。1962年,蘇聯潛艇也進行過類似航行,但兩次動用的都是不帶彈道導彈的魚雷潛艇。
1963年,北海艦隊658項目К-178核潛艇的乘員們定下任務:從摩爾曼斯克州的西利察向新駐地遠東航行。
• 在海軍上校阿爾卡季·米哈伊洛夫斯基的指揮下,乘員們被委託在嚴密冰場中尋找適合上浮和彈道導彈發射的清潔水域。在航行時研究了海底地形,評估了通信和導航設施在高緯地區的能力。蘇聯海軍總司令謝爾蓋·戈爾什科夫元帥親自視察軍艦和乘員並為他們送行,就說明瞭這次行軍的重要性。
• 北海艦隊658項目К-178核潛艇是一艘能夠既能運載魚雷也能運載挾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的蘇聯潛艇。該潛艇是在航行幾小時後第一次上浮的。幾乎是靠手感在厚厚的冰層中找到光線的--潛艇指揮官手中就沒有放下潛望鏡。
冰下航行對乘員們來說是最強的心理壓力。要知道一旦發生無法上浮的任何意外情況--頭頂上面可是有幾十米厚的冰層。核潛艇前指揮官、俄羅斯英雄亞歷山大·阿斯塔波夫曾經在1993年大約按照К-178核潛艇當年行使過的航線進行過冰下航行。他說,在這種條件下,核潛艇上的任何行動都要求對所有乘員進行最高水平的培訓,無一例外。
"你頭上頂著厚達幾十米的厚冰層,--阿斯塔波夫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因此,安全處於第一位。一旦發生事故情況--那就意味著需要上浮,但過厚的冰層是無法突破的。不得不借助於水聲學設備,經常尋找冰窟窿,控制它的坐標,以便在必要時返回那裡。魚雷也不是靈丹妙藥--找不到爆破後形成的光線的可能性比較高,因為光線很快就會合攏"。
在潛入冰下後,潛艇對任何探測工具來說都消失了--它是不可能被標定位置的。"在冰下的沈潛深度不少於250米,--阿斯塔波夫介紹說。--水下通信是單方面的,只能接收到信號。只有在水上時才能發出信號。通常來說,核潛艇在水下能夠航行25到30個晝夜,在冰下能夠航行15到20個晝夜。也許,只有宇航員能夠與我們相比。但與潛水員不同的是,整個世界都知道宇航員們的所在位置。從這方面來說,他們要簡單點。而潛水艇一旦沈潛下水,那麼這就是一切了--沒有人會知道你在哪裡"。
今天北冰洋以及北極整體而言是俄羅斯特別感興趣的地區。俄羅斯水兵們在以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水下航行、在高維度地區進行戰鬥巡邏、開發北極區域和北極附近地區。
具有戰略意義的導彈潛艇的乘員們不斷完善冰下航行的技能,北海艦隊的艦艇隊每年都在北方海路水域航行。